“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11:04
"一带一路,语言铺路","国家出行,语言先行"深刻体现出语言是国家的先遣队,国家要去何方,语言就应先到何方。中国正在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变,国家的语言能力也应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发展。高校是学生语言教育的主阵地,应积极承担起学生外语教育的责任。高校公共外语是针对非外语专业而设置的外语教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外交流能力,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质量并不是很高,还不能承担起"一带一路"的发展重任,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快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转型发展,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高技能语言人才和具有高水平外语能力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价值。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2020,(2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审视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二)公共外语课程单一
(三)应试教育色彩明显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价值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转型发展对策
(一)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二)结合“一带一路”发展,实施多元外语教学
(三)结合“一带一路”发展,加强外语人文教育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国际化复语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张睿. 智库时代. 2019(47)
[2]“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南疆地区高校外语教育规划研究[J]. 李艳飞.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0)
[3]民办高校外语教学“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设计——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 郭炜,王淙.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2)
[4]TPACK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以广东四所独立学院为例[J]. 蒋学清,周雪.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5]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高校外语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以《西班牙语视听说》为例[J]. 杨萍,付童. 英语广场. 2019(10)
[6]“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和培养策略研究[J]. 杜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9)
本文编号:3151645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2020,(2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审视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二)公共外语课程单一
(三)应试教育色彩明显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价值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转型发展对策
(一)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二)结合“一带一路”发展,实施多元外语教学
(三)结合“一带一路”发展,加强外语人文教育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国际化复语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张睿. 智库时代. 2019(47)
[2]“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南疆地区高校外语教育规划研究[J]. 李艳飞.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0)
[3]民办高校外语教学“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设计——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 郭炜,王淙.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2)
[4]TPACK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以广东四所独立学院为例[J]. 蒋学清,周雪.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5]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高校外语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以《西班牙语视听说》为例[J]. 杨萍,付童. 英语广场. 2019(10)
[6]“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和培养策略研究[J]. 杜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9)
本文编号:3151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5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