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知识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读《现代翻译知识史》
发布时间:2021-05-10 19:32
全球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型翻译样态与场景不断涌现与更迭,促使翻译活动在诸多方面发生深刻变革,翻译知识的形态与生产主体趋向多元。加强对翻译知识的描述与归纳具有现实必要性,对翻译学学科建设意义深远。《现代翻译知识史》系统描述了现代翻译知识图景,构建了颇具创新性的现代翻译知识体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阐释了该书的内容主题,归纳了其编写特色,剖析了其学术贡献,并探讨了该书在翻译知识教材编写、跨学科翻译研究路径、中国特色翻译学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翻译.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知识史》的主题阐释
二、《知识史》的写作特色
(一)内容编排缜密有序,概念阐释透彻清晰
(二)语言措辞朴实易懂,案例列举恰切得当
三、《知识史》的学术贡献
(一)展现翻译知识的多彩景观
(二)创新翻译史的书写形式
(三)促进翻译知识的传播与互鉴
四、《知识史》的启示意义
(一)推动翻译知识教材建设,提升翻译专业学生知识素养
(二)倡导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路径,系统解决复杂性翻译问题
(三)启发国内翻译知识体系梳理,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话语体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源起·机理·实践[J]. 王洪才,汤建. 现代大学教育. 2019(01)
[2]翻译史研究的面向与方法[J]. 屈文生.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06)
[3]翻译史研究的主要成就与未来之路[J]. 屈文生. 中国翻译. 2018(06)
[4]跨学科翻译研究:优劣与得失[J]. 韩子满. 外语教学. 2018(06)
[5]我国翻译教材建设与翻译学学科发展[J]. 陶友兰. 上海翻译. 2017(06)
[6]职业化时代背景下的MTI教育创新与本地化人才培养[J]. 王华树.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5)
[7]翻译质量研究的新视角——《职业化翻译中的质量:评估与改进》述评[J]. 王少爽.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1)
[8]翻译研究:学科意识及学科体系化[J]. 傅敬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9]“后理论时代”翻译学的知识生产[J]. 蓝红军. 中国外语. 2016(05)
[10]国内翻译认知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金胜昔,林正军. 外语教学. 2016(05)
本文编号:3179931
【文章来源】:中国翻译.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知识史》的主题阐释
二、《知识史》的写作特色
(一)内容编排缜密有序,概念阐释透彻清晰
(二)语言措辞朴实易懂,案例列举恰切得当
三、《知识史》的学术贡献
(一)展现翻译知识的多彩景观
(二)创新翻译史的书写形式
(三)促进翻译知识的传播与互鉴
四、《知识史》的启示意义
(一)推动翻译知识教材建设,提升翻译专业学生知识素养
(二)倡导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路径,系统解决复杂性翻译问题
(三)启发国内翻译知识体系梳理,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话语体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源起·机理·实践[J]. 王洪才,汤建. 现代大学教育. 2019(01)
[2]翻译史研究的面向与方法[J]. 屈文生.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06)
[3]翻译史研究的主要成就与未来之路[J]. 屈文生. 中国翻译. 2018(06)
[4]跨学科翻译研究:优劣与得失[J]. 韩子满. 外语教学. 2018(06)
[5]我国翻译教材建设与翻译学学科发展[J]. 陶友兰. 上海翻译. 2017(06)
[6]职业化时代背景下的MTI教育创新与本地化人才培养[J]. 王华树.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5)
[7]翻译质量研究的新视角——《职业化翻译中的质量:评估与改进》述评[J]. 王少爽.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1)
[8]翻译研究:学科意识及学科体系化[J]. 傅敬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9]“后理论时代”翻译学的知识生产[J]. 蓝红军. 中国外语. 2016(05)
[10]国内翻译认知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金胜昔,林正军. 外语教学. 2016(05)
本文编号:3179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7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