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方言视野下“可”的多功能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23:01
“可”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极为活跃的多功能词,意义丰富,用法复杂,无论在普通话还是方言中都呈现出很高的使用频率。本文以现代汉语“可”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普通话和方言两个领域,综合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平面”分析法、对比语言学的跨方言比较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等语言学理论,系统描写现代汉语中“可”的意义和用法,对“可”在普通话和方言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和考察。通过对“可”的多功能性的考察,揭示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方言“可”在意义和用法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并试图从认知和语用两方面对其多功能性进行解释。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取“可”进行共时研究的依据和意义,阐述“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对“可”的共时多功能性进行考察。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按照词性的不同,对普通话中“可”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详细地考察,表明“可”在普通话中是一个意义复杂的多功能词,主要拥有实义动词、助动词、语气副词、转折连词以及构词语素五种用法,共包含十二种不同意义。其次说明“可”的本义——...
【文章来源】: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和现状
(一)普通话中“可”的专题研究
(二)方言中“可”的专题研究
(三)总结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普通话中“可”的多功能性考察
一、普通话中“可”的语法性质及用法
(一)“可”的实义动词用法
(二)“可”的助动词用法
(三)“可”的语气副词用法
(四)“可”的转折连词用法
(五)“可”的构词语素用法
二、普通话中“可”的多功能性分析
(一)“可”所表达的本义
(二)“可”的派生义及其关系
(三)普通话中“可”的语法性质和语义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方言中“可”的多功能性考察
一、东北-华北官话中“可”的用法
(一)“可”的动词用法
(二)“可”的形容词用法
(三)“可”的副词用法
二、中原官话中“可”的用法
(一)“可”的动词用法
(二)“可”的形容词用法
(三)“可”的副词用法
(四)“可”的助词用法
(五)“可”的语气词和叹词用法
三、江淮官话中“可”的用法
(一)“可”的动词用法
(二)“可”的形容词用法
(三)“可”的副词用法
四、晋语中“可”的用法
(一)“可”的动词用法
(二)“可”的副词用法
五、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可”的多功能性的综合考察
一、“可”的多功能性的跨方言比较
(一)“可”的多功能性的普-方对比
(二)“可”的多功能性的方-方对比
二、“可”的多功能性的认知-语用解释
(一)‘愈合’义与‘好转’义之间的语义关联:概念隐喻
(二)‘符合’义与‘恰巧、正好’义之间的语义关联:概念隐喻
(三)‘......之后’义与‘就’义的语义关联:溯因推理
(四)‘......之后’义与‘再’义的语义关联:语义感染
(五)‘真的’义与‘很/非常’义的语义关联:语境吸收
(六)‘难道’义与‘不/没’义的语义关联:语境吸收
(七)‘......之时’义与‘......的话’义的语义关联:语境吸收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180219
【文章来源】: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和现状
(一)普通话中“可”的专题研究
(二)方言中“可”的专题研究
(三)总结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普通话中“可”的多功能性考察
一、普通话中“可”的语法性质及用法
(一)“可”的实义动词用法
(二)“可”的助动词用法
(三)“可”的语气副词用法
(四)“可”的转折连词用法
(五)“可”的构词语素用法
二、普通话中“可”的多功能性分析
(一)“可”所表达的本义
(二)“可”的派生义及其关系
(三)普通话中“可”的语法性质和语义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方言中“可”的多功能性考察
一、东北-华北官话中“可”的用法
(一)“可”的动词用法
(二)“可”的形容词用法
(三)“可”的副词用法
二、中原官话中“可”的用法
(一)“可”的动词用法
(二)“可”的形容词用法
(三)“可”的副词用法
(四)“可”的助词用法
(五)“可”的语气词和叹词用法
三、江淮官话中“可”的用法
(一)“可”的动词用法
(二)“可”的形容词用法
(三)“可”的副词用法
四、晋语中“可”的用法
(一)“可”的动词用法
(二)“可”的副词用法
五、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可”的多功能性的综合考察
一、“可”的多功能性的跨方言比较
(一)“可”的多功能性的普-方对比
(二)“可”的多功能性的方-方对比
二、“可”的多功能性的认知-语用解释
(一)‘愈合’义与‘好转’义之间的语义关联:概念隐喻
(二)‘符合’义与‘恰巧、正好’义之间的语义关联:概念隐喻
(三)‘......之后’义与‘就’义的语义关联:溯因推理
(四)‘......之后’义与‘再’义的语义关联:语义感染
(五)‘真的’义与‘很/非常’义的语义关联:语境吸收
(六)‘难道’义与‘不/没’义的语义关联:语境吸收
(七)‘......之时’义与‘......的话’义的语义关联:语境吸收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180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8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