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中经典文本教学方法反思——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5 21:22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人格健全的社会人,大学语文课程立足中外经典文本,引导大学生广泛阅读并深度解读经典文本的内涵,这是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剖析经典文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如细读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混合教学法、分析情境教学法和专题教学法,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对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和深度融合进行探讨和反思,以期对通识教育中经典文本的教学和教改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2020,(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经典文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典文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经典文本细读教学法
2.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混合教学法
3. 情境教学法
4. 专题教学法
经典文本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反思
1.站在人性的高度选择经典,逆转大学语文的“尴尬”地位
2.用新技术“包装”经典,用青春演绎经典,让学生多角度感悟经典
3.用传承和创新的理念品读经典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朱淑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2]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向[J]. 李森,张鸿翼.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05)
[3]高校传统文化教学中经典文本意识的运用[J]. 阮春晖. 文教资料. 2017(18)
本文编号:3206027
【文章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2020,(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经典文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典文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经典文本细读教学法
2.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混合教学法
3. 情境教学法
4. 专题教学法
经典文本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反思
1.站在人性的高度选择经典,逆转大学语文的“尴尬”地位
2.用新技术“包装”经典,用青春演绎经典,让学生多角度感悟经典
3.用传承和创新的理念品读经典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朱淑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2]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向[J]. 李森,张鸿翼.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05)
[3]高校传统文化教学中经典文本意识的运用[J]. 阮春晖. 文教资料. 2017(18)
本文编号:3206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0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