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仪先生的古文字学成就
发布时间:2021-06-05 12:03
何琳仪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一生致力于古文字研究,尤工于战国文字考释,学术成果很多,在古文字学界有很大的影响。他的《战国文字通论》是第一部战国文字通论性质的著作,对战国文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有很多文字考释的成果。《古币丛考》辑录了 26篇货币铭文研究的文章,每篇考释都非常精彩,对古文字学以及古钱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是一部汇集战国文字成果的综合字典,既有当时的学术前沿成果,又处处体现着何先生自己的发明或学术成果,编排方法新颖独到,是我们研究战国文字必备的工具书。《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何琳仪卷》收录了何琳仪先生的多篇古文字考释的文章,何先生重要的商周、战国文字考释的论文大部分收录在此卷之内,在文字考释方面,何先生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体现了他深厚的古文字功底。除了战国文字,先生在甲骨文字考释、青铜器铭文考释等不同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此外,何琳仪先生总结出八种古文字考释方法。正因为何琳仪先生在古文字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有很高的学术成就,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而今已经去世,因此有必要对先生的学术成果进行总结和研究,使他的学术成...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目的
第四节 何琳仪先生的生平介绍及学术成就略述
一、何琳仪先生的生平介绍
二、何琳仪先生的学术成就略述
第五节 何琳仪先生的学术影响
第二章 何琳仪先生的战国文字考释成就
第一节 货币文字的考释
第二节 兵器文字、玺印文字、陶文的考释
一、兵器文字的考释
二、玺印文字的考释
三、陶文的考释
第三节 简帛文字的考释
一、竹简文字的考释
二、帛书文字的考释
第四节 战国其他器物铭文的考释
第三章 何琳仪先生的商周及秦汉文字考释成就
第一节 殷商文字考释
第二节 西周文字考释
第三节 春秋文字考释
第四节 秦汉文字考释
第四章 何琳仪先生的《战国文字通论(订补)》与《战国古文字典》的学术成就
第一节 《战国文字通论(订补)》的学术成就
第二节 《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的学术成就
第五章 何琳仪先生的战国文字考释方法
第一节 历史比较法
第二节 异域比较法
第三节 同域比较法
第四节 古文比较法
第五节 谐声分析法
第六节 音义相谐法
第七节 辞例推勘法
第八节 语法分析法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何琳仪的战国文字研究[J]. 孙合肥.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9)
[2]三孔布与何琳仪教授[J]. 唐晋源. 收藏. 2011(01)
[3]匍有土田考[J]. 何琳仪,王文静. 考古与文物. 2010(03)
[4]匍有土田考[J]. 何琳仪,王文静. 南方文物. 2010(01)
[5]深切的怀念——写在何琳仪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J]. 陈治军. 中国钱币. 2010(01)
[6]释巴[J]. 何琳仪,房振三. 东南文化. 2008(01)
[7]古玺印菁华释地三则[J]. 吴红松,何琳仪. 东南文化. 2007(02)
[8]帛书《周易》校记[J]. 何琳仪. 周易研究. 2007(01)
[9]唐子仲濒儿匜铭文补释[J]. 何琳仪,高玉平. 考古. 2007(01)
[10]逢逢渊渊释训[J]. 何琳仪.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商承祚文字學之研究[D]. 吴慧.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罗振玉文字学之研究[D]. 谭飞.华中科技大学 2010
[3]孙诒让文字学之研究[D]. 程邦雄.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姚孝遂先生文字學成就初探[D]. 袁田田.安徽大学 2016
[2]唐兰先生文字学理论研究[D]. 孙英梅.曲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2131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目的
第四节 何琳仪先生的生平介绍及学术成就略述
一、何琳仪先生的生平介绍
二、何琳仪先生的学术成就略述
第五节 何琳仪先生的学术影响
第二章 何琳仪先生的战国文字考释成就
第一节 货币文字的考释
第二节 兵器文字、玺印文字、陶文的考释
一、兵器文字的考释
二、玺印文字的考释
三、陶文的考释
第三节 简帛文字的考释
一、竹简文字的考释
二、帛书文字的考释
第四节 战国其他器物铭文的考释
第三章 何琳仪先生的商周及秦汉文字考释成就
第一节 殷商文字考释
第二节 西周文字考释
第三节 春秋文字考释
第四节 秦汉文字考释
第四章 何琳仪先生的《战国文字通论(订补)》与《战国古文字典》的学术成就
第一节 《战国文字通论(订补)》的学术成就
第二节 《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的学术成就
第五章 何琳仪先生的战国文字考释方法
第一节 历史比较法
第二节 异域比较法
第三节 同域比较法
第四节 古文比较法
第五节 谐声分析法
第六节 音义相谐法
第七节 辞例推勘法
第八节 语法分析法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何琳仪的战国文字研究[J]. 孙合肥.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9)
[2]三孔布与何琳仪教授[J]. 唐晋源. 收藏. 2011(01)
[3]匍有土田考[J]. 何琳仪,王文静. 考古与文物. 2010(03)
[4]匍有土田考[J]. 何琳仪,王文静. 南方文物. 2010(01)
[5]深切的怀念——写在何琳仪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J]. 陈治军. 中国钱币. 2010(01)
[6]释巴[J]. 何琳仪,房振三. 东南文化. 2008(01)
[7]古玺印菁华释地三则[J]. 吴红松,何琳仪. 东南文化. 2007(02)
[8]帛书《周易》校记[J]. 何琳仪. 周易研究. 2007(01)
[9]唐子仲濒儿匜铭文补释[J]. 何琳仪,高玉平. 考古. 2007(01)
[10]逢逢渊渊释训[J]. 何琳仪.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商承祚文字學之研究[D]. 吴慧.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罗振玉文字学之研究[D]. 谭飞.华中科技大学 2010
[3]孙诒让文字学之研究[D]. 程邦雄.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姚孝遂先生文字學成就初探[D]. 袁田田.安徽大学 2016
[2]唐兰先生文字学理论研究[D]. 孙英梅.曲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2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1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