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因理论看春晚流行语
发布时间:2021-06-05 20:24
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文艺晚会,自从1982年中央电视台直播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以来,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而在每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中,都会产生大量后来被观众们熟记的语句,这些语句,就是春晚流行语。这种独具匠心、个性鲜明的语言变体一经电视播出,便得到大量的应用和传播。这引起了笔者对春晚流行语研究的兴趣。目前学者们对于春晚流行语的研究为数不多,就整体研究成果而言,多是对其进行直观解释和描述,而对于春晚流行语究竟是如何复制和传播的,却鲜有学者涉足。然而春晚流行语无疑是一种独特且鲜明的语言现象,对春晚流行语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模因论为主要理论依据,运用数据统计和分析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春晚流行语流行的原因,以及春晚流行语的复制、传播以及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章。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春晚流行语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分析,本文分析春晚流行语使用的主要理论是模因理论,论证了春晚流行语是变动的强势模因,具有保真度高、长寿性、多产性的特点,这可以从春晚流行语的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性复制传播方式中得到证明;春晚流行语成为流行语的原因在于它能够被成功地复制,春晚流行...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Conten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综述
1.2.1 春晚流行语的研究现状
1.2.2 模因理论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春晚流行语与模因
2.1 语言与模因
2.1.1 语言与模因
2.1.2 模因理论与春晚流行语
2.2 模因理论相关概念
2.2.1 强势模因
2.2.2 模因的复制与传播类型
2.3 春晚流行语与强势语言模因
2.3.1 三十年春晚经典流行语
2.3.2 春晚流行语是变动的强势语言模因
第三章 从模因理论看春晚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3.1 模因论有关模因复制成功的理论
3.2 作为强势模因春晚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3.2.1 春晚流行语作为模因符合模仿者和选择者的本性
3.2.2 春晚流行语作为模因本身具有易于被传播和复制的特性
3.2.3 春晚流行语作为模因进入易于传播模因的宿主
第四章 结语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4.2 本文的局限性
4.3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新闻:构建一种新的传播范式——从传播学视角看公民新闻[J]. 刘超,金柔雅. 新闻世界. 2012(03)
[2]春晚流行语小议[J]. 牟楠. 知识经济. 2011(21)
[3]春晚流行语的语用观察[J]. 英瑛. 文教资料. 2011(18)
[4]流行语的来源及其特征[J]. 程明.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6)
[5]从模因论角度盘点2009年网络流行语[J]. 邱佩莹,王苹.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5)
[6]快乐的“模因”——2010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语言模因研究[J]. 亢荣珍.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5)
[7]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春晚流行语[J]. 邵茜. 语文学刊. 2009(21)
[8]浅论流行语——透过央视春晚来看流行语[J]. 黄平飞.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3)
[9]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 周瑞英.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10]春晚流行语与提问技巧[J]. 陈文蕾. 秘书. 2008(06)
硕士论文
[1]模因视角下网络语言的复制和传播[D]. 张婧.西北师范大学 2010
[2]论模因顺应与网络流行语[D]. 徐曼.华中科技大学 2009
[3]广告口号中的强势模因[D]. 庄美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2846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Conten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综述
1.2.1 春晚流行语的研究现状
1.2.2 模因理论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春晚流行语与模因
2.1 语言与模因
2.1.1 语言与模因
2.1.2 模因理论与春晚流行语
2.2 模因理论相关概念
2.2.1 强势模因
2.2.2 模因的复制与传播类型
2.3 春晚流行语与强势语言模因
2.3.1 三十年春晚经典流行语
2.3.2 春晚流行语是变动的强势语言模因
第三章 从模因理论看春晚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3.1 模因论有关模因复制成功的理论
3.2 作为强势模因春晚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3.2.1 春晚流行语作为模因符合模仿者和选择者的本性
3.2.2 春晚流行语作为模因本身具有易于被传播和复制的特性
3.2.3 春晚流行语作为模因进入易于传播模因的宿主
第四章 结语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4.2 本文的局限性
4.3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新闻:构建一种新的传播范式——从传播学视角看公民新闻[J]. 刘超,金柔雅. 新闻世界. 2012(03)
[2]春晚流行语小议[J]. 牟楠. 知识经济. 2011(21)
[3]春晚流行语的语用观察[J]. 英瑛. 文教资料. 2011(18)
[4]流行语的来源及其特征[J]. 程明.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6)
[5]从模因论角度盘点2009年网络流行语[J]. 邱佩莹,王苹.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5)
[6]快乐的“模因”——2010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语言模因研究[J]. 亢荣珍.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5)
[7]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春晚流行语[J]. 邵茜. 语文学刊. 2009(21)
[8]浅论流行语——透过央视春晚来看流行语[J]. 黄平飞.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3)
[9]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 周瑞英.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10]春晚流行语与提问技巧[J]. 陈文蕾. 秘书. 2008(06)
硕士论文
[1]模因视角下网络语言的复制和传播[D]. 张婧.西北师范大学 2010
[2]论模因顺应与网络流行语[D]. 徐曼.华中科技大学 2009
[3]广告口号中的强势模因[D]. 庄美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2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1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