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皮尔士符号学视阈下的旗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00:55
  长期以来,旗帜学研究为欧美学者所主导,这种欧美为中心的旗帜史学与理论未能涵盖中国旗帜史与实践,必定漏洞频出。旗帜的进化史其实就是皮尔士像似符—指示符—象征符这三元符号的转化,而作为一种集体符号,旗帜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群体认同,但符号主体的不同以及时空的变化也会导致不同解读。作为皮尔士三元项之一的解释项,是我们解读旗帜特性的钥匙,也能让我们理解旗帜符号效应的生成与意指过程。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1(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皮尔士符号学视阈下的旗帜研究


符号—解释项—对象三元关系图

示意图,示意图,发送者,接受者


因此,皮尔士将解释项放在动态的交际(communication)语境中,并将发出者意图、接收者对符号的反应、交流前提条件都纳入其中,这使得交际存在如下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共同解释项在场,意图解释项与效应解释项出现融合,从而实现符号效应的顺利传输,这样交流也就顺利进行(如图2)。第二种可能性是共同解释项缺场,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并不存在共同思维(commind)[10],他们不在一个思维层面上,不存在默契,那么意图解释项就仅停留在发送者一段,无法与效应解释项相融合,导致发送者与接受者无法交流(如图3)。

示意图,示意图,符号,国旗


第二种可能性是共同解释项缺场,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并不存在共同思维(commind)[10],他们不在一个思维层面上,不存在默契,那么意图解释项就仅停留在发送者一段,无法与效应解释项相融合,导致发送者与接受者无法交流(如图3)。依据皮尔士的对象—符号—解释项的三元观,旗帜作为符号,它所代替的对象是某一团体、组织、族群或国家,他们对旗帜设计与使用有决定作用,即旗帜的对象决定了旗帜符号。旗帜的直接对象是符号主体思维中旗帜所代表的对象,它可能和动态对象之间存在偏差,如中国古代仪仗队中的大纛,其图案的直接对象是龙,是想象中的动物,不存在动态对象,象征的是真龙天子,即皇帝。解释项的概念能为我们对于旗帜作为符号在符指过程(semiosis)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提供解释。旗帜的直接解释项就是指旗帜的意义,符号主体会对旗帜的直接解释项有一定的认同,这里的主体宏观上指某个国家,中观指同一社会或组织,微观指个人,认同感使得旗帜成为他们情感联系的纽带。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它也会受到主体间性的影响。符号主体的不同对同一旗帜的阐释会呈现巨大差异,国人对本国国旗的意义阐释和他国人一定不同,球队的队旗对于己方球迷群体与对方球迷也会以不同的感受呈现。即使是同一符号主体对旗帜的解释项也会存在差异,在异域他乡见到一面飘扬的本国国旗可能与在国内不一样;平时的升旗仪式与灾难时民众手中摇晃的国旗的实际效应也不一样,这是因为相同的符号主体,对于旗帜的动态解释项会不一样。针对旗帜的不同符号行为,作为符号本身或者载体,解释项会千差万别。因此,现在的许多国家,为了规范关于旗帜的符号行为与避免不同群体的因旗帜而引起的冲突,通过树规立法的方式做出必要的规范,如《国旗法》的实施就是通过保护旗帜这一符号来维护它的对象,其目的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引导本群体所有成员指向旗帜的最终解释项———也就是旗帜符号存在的“目的”[14]卷2:3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译符号学的信念界定问题[J]. 贾洪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2]论翻译符号学的符号分类与转换[J]. 贾洪伟.  山东外语教学. 2018(01)
[3]皮尔斯的三元模式在传播学中的意义[J]. 赵星植.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5(03)



本文编号:3213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13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