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哈尔滨方言介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9 05:51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哈尔滨方言的介词系统。方言语法研究是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大量谈话录音建立了语料库,并结合内省测试和问卷调查,搜集并整理出哈尔滨方言介词系统。本文从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平面来描写哈尔滨方言介词系统,以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将哈尔滨方言介词与普通话、官话方言介词进行比较,同时结合语义地图模型理论,探讨了哈尔滨方言介词中多功能词的语义地图。本文总共分为六部分:首先是“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东北及东北方言,包括东北的地区概况、方言介词的研究现状和哈尔滨方言介词的研究概况,最后说明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理论价值。第一部分是“哈尔滨方言介词概说”,这部分首先概述介词的界定,其次概述介词的分类情况,将普通话介词以及哈尔滨方言介词的分类情况都进行了说明,最后将哈尔滨方言介词系统进行分类:表示时间、表示空间、表示范围、表示对象、表示原因、表示依凭、表示比较。第二部分是“哈尔滨方言介词的共时描写”,这部分运用结构主义理论、语义语法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哈尔滨方言介词逐个进行详细描写,充分挖掘每个介词的搭配能力,并从功能角度分析其使用条件,结合例句重点突出其语义特...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地区概况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价值
    四、理论方法
    五、语料来源
一、哈尔滨方言介词概说
    (一) 介词的界定
    (二) 介词的分类
二、哈尔滨方言介词的共时描写
    (一) 表示时间
    (二) 表示空间
    (三) 表示范围
    (四) 表示对象
    (五) 表示原因
    (六) 表示依凭
    (七) 表示比较
三、哈尔滨方言介词的共时比较
    (一) 哈尔滨方言介词与普通话介词比较
    (二) 哈尔滨方言介词与官话方言介词比较
四、方言介词的语义地图分析
    (一) 语义地图模型理论概述
    (二) 语义地图模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省疆域沿革考略[J]. 隋岩.  黑龙江史志. 2016(03)
[2]江苏沭阳方言的“待、搁、蹲”[J]. 郝红艳.  方言. 2015(02)
[3]近百年来汉语东北方言词汇研究述评[J]. 李光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4]国内外汉语介词研究综述[J]. 魏金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5]北京话介词“奔”的产生和发展[J]. 严宝刚.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7)
[6]北京官话区朝峰片汉语方言语法说略[J]. 顾会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7]锦州方言中代词、介词、词汇后缀的特点[J]. 黄金.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1)
[8]近年来汉语方言介词研究综述[J]. 苏寅.  语文学刊. 2009(12)
[9]安徽颍上方言中“搁”字的语法特色[J]. 吴晓红.  皖西学院学报. 2009(03)
[10]东北方言研究综述[J]. 李英姿.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10)

硕士论文
[1]长春市方言介词研究[D]. 邵影.上海大学 2015
[2]江苏沛县中原官话介词研究[D]. 董晴晴.上海大学 2015
[3]哈尔滨方言词与北京方言词的比较研究[D]. 张锐.黑龙江大学 2015
[4]巴里坤话语法研究[D]. 袁升伟.新疆师范大学 2012
[5]从语义地图看汉语“和”类词[D]. 王菲宇.北京大学 2012
[6]陵县方言语法研究[D]. 刘敏.西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55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55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