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适应与创新:本地化产业背景下翻译人才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7-03 15:23
  本地化是翻译的扩展与延伸,翻译是本地化的核心内容,本地化产业已经开始大量吸纳翻译专业人才,但对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应充分意识到本地化产业对翻译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翻译专业学生增设一些与本地化息息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类课程,构建以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为一体的能力培养体系。为解决本地化翻译教学中的技术和师资难题,高校可尝试翻译工作坊、企业冠名班的新型教学模式,落实多元协同、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理念。 

【文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翻译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一)增设技术类课程
    (二)增设管理类课程
四、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翻译工作坊
    (二)企业冠名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化时代背景下的MTI教育创新与本地化人才培养[J]. 王华树.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5)
[2]本地化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J]. 崔启亮.  上海翻译. 2015(02)
[3]MTI“翻译项目管理”课程构建[J]. 王华树.  中国翻译. 2014(04)
[4]高校MTI翻译与本地化课程教学实践[J]. 崔启亮.  中国翻译. 2012(01)



本文编号:3262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62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