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的韵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1 14:23
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是汉语否定句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于否定辖域的判定出现了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汉语否定句没有独立的否定辖域,一种认为否定句有独立的否定辖域。对于否定焦点和否定句焦点的关系也有不同的看法,且都是在句法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本文基于韵律格局的实验方法,对否定句的韵律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表明汉语否定句有独立的否定辖域,由否定词之后的成分组成,其中动词毗邻否定词,是否定焦点所在,与否定句焦点并不重合。
【文章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2 双音SVO结构“不”字句调域图
韵律格局中,我们使用“停延率”这一参数来描写语调时长的表现形式。(3)如果停延率大于1,则说明出现了音节时长的延长。孙颖、石锋(2012)从停延率方面指出,时长对焦点具有指示作用,焦点成分的时长要比非焦点成分长,停延率增加。由于停延率计算方式的问题,我们在分析时会辅助参考原始的毫秒数值。图3表示的是SVO单音词句的停延率表现。可以看到,主语、否定词和动词在停延率上均小于1,没有发生音节时长的延长。在肯定句中,句末的宾语出现了音节时长的延长,延长幅度为24%。与肯定句相比,“不”字句的宾语音节时长的延长幅度达到了37%。在加入了否定词“不”之后,动词和宾语的停延率在句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幅度要远大于主语。因为所设计的实验语料结构相同,因此这种比重增加与否定词相关联。下面我们对原始毫秒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沈炯(1985)分析了北京话语调,结果表明语调的音域上限的调节变化和语义的加强有关。Xu(1999)通过实验发现,当句中有一个焦点的时候,总会伴随着焦点后压缩(Post-Focus Compression, PFC)现象发生,焦点所在调域扩展,焦点前调域保持稳定或压缩。这种现象在世界上的部分语言中普遍存在(Xu et al 2004;Liu & Xu 2005; Wang & Xu 2006;Xu 2011)。陈怡、石锋(2011)采用语调格局的实验方法对焦点进行了音高分析,发现焦点成分在调域上大幅度扩展。根据前人对焦点的语音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否定焦点的所在,同时依据韵律格局的方法,来初步判断否定辖域的表现情况。图1(2)表示的是单音词句SVO结构的调域分布情况,因为单音词句中字调域与词调域是同一的,所以二者放在一起描述。从词调域来看,肯定句的词调域跨度渐次扩展,到宾语时出现了最大化扩展,同时也是全句调域跨度最大值。与肯定句相比,对应的“不”字句的词调域跨度在主语、动词和宾语三个句法成分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其中主语的变化最小,宾语压缩程度最大,出现了15%的调域压缩。调域上限依次递减,是自然焦点陈述句中音高下倾的典型表现。主语位置的调域上限变化较小,动词和宾语调域上限分别出现了6%和14%的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在没有出现语句其他焦点成分的前提下,主语的调域稳定和宾语的焦点后压缩现象,表明动词承担了语句中的某种焦点身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字句否定焦点的韵律表现[J]. 时秀娟. 南开语言学刊. 2018(01)
[2]汉语的信息结构和语调模式[J]. 秦鹏. 南开语言学刊. 2017(02)
[3]论否定域和否定焦点:基于语用的考察[J]. 左思民. 当代修辞学. 2014(06)
[4]否定辖域及焦点否定之语义解释[J]. 刘丽萍.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5)
[5]否定辖域的内在生成机制探讨[J]. 彭琼. 汉语学习. 2014(04)
[6]普通话强调焦点句语调的音高表现[J]. 陈怡,石锋. 南开语言学刊. 2011(01)
[7]否定、焦点与辖域[J]. 胡建华. 中国语文. 2007(02)
[8]否定焦点及其句法蕴含[J]. 熊仲儒. 中国语文. 2005(04)
[9]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J]. 袁毓林. 中国语文. 2000(02)
[10]焦点与“不”字句之语义解释[J]. 李宝伦,潘海华. 现代外语. 1999(02)
硕士论文
[1]先设、焦点和否定的辖域歧义[D]. 刘丽萍.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78265
【文章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2 双音SVO结构“不”字句调域图
韵律格局中,我们使用“停延率”这一参数来描写语调时长的表现形式。(3)如果停延率大于1,则说明出现了音节时长的延长。孙颖、石锋(2012)从停延率方面指出,时长对焦点具有指示作用,焦点成分的时长要比非焦点成分长,停延率增加。由于停延率计算方式的问题,我们在分析时会辅助参考原始的毫秒数值。图3表示的是SVO单音词句的停延率表现。可以看到,主语、否定词和动词在停延率上均小于1,没有发生音节时长的延长。在肯定句中,句末的宾语出现了音节时长的延长,延长幅度为24%。与肯定句相比,“不”字句的宾语音节时长的延长幅度达到了37%。在加入了否定词“不”之后,动词和宾语的停延率在句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幅度要远大于主语。因为所设计的实验语料结构相同,因此这种比重增加与否定词相关联。下面我们对原始毫秒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沈炯(1985)分析了北京话语调,结果表明语调的音域上限的调节变化和语义的加强有关。Xu(1999)通过实验发现,当句中有一个焦点的时候,总会伴随着焦点后压缩(Post-Focus Compression, PFC)现象发生,焦点所在调域扩展,焦点前调域保持稳定或压缩。这种现象在世界上的部分语言中普遍存在(Xu et al 2004;Liu & Xu 2005; Wang & Xu 2006;Xu 2011)。陈怡、石锋(2011)采用语调格局的实验方法对焦点进行了音高分析,发现焦点成分在调域上大幅度扩展。根据前人对焦点的语音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否定焦点的所在,同时依据韵律格局的方法,来初步判断否定辖域的表现情况。图1(2)表示的是单音词句SVO结构的调域分布情况,因为单音词句中字调域与词调域是同一的,所以二者放在一起描述。从词调域来看,肯定句的词调域跨度渐次扩展,到宾语时出现了最大化扩展,同时也是全句调域跨度最大值。与肯定句相比,对应的“不”字句的词调域跨度在主语、动词和宾语三个句法成分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其中主语的变化最小,宾语压缩程度最大,出现了15%的调域压缩。调域上限依次递减,是自然焦点陈述句中音高下倾的典型表现。主语位置的调域上限变化较小,动词和宾语调域上限分别出现了6%和14%的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在没有出现语句其他焦点成分的前提下,主语的调域稳定和宾语的焦点后压缩现象,表明动词承担了语句中的某种焦点身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字句否定焦点的韵律表现[J]. 时秀娟. 南开语言学刊. 2018(01)
[2]汉语的信息结构和语调模式[J]. 秦鹏. 南开语言学刊. 2017(02)
[3]论否定域和否定焦点:基于语用的考察[J]. 左思民. 当代修辞学. 2014(06)
[4]否定辖域及焦点否定之语义解释[J]. 刘丽萍.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5)
[5]否定辖域的内在生成机制探讨[J]. 彭琼. 汉语学习. 2014(04)
[6]普通话强调焦点句语调的音高表现[J]. 陈怡,石锋. 南开语言学刊. 2011(01)
[7]否定、焦点与辖域[J]. 胡建华. 中国语文. 2007(02)
[8]否定焦点及其句法蕴含[J]. 熊仲儒. 中国语文. 2005(04)
[9]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J]. 袁毓林. 中国语文. 2000(02)
[10]焦点与“不”字句之语义解释[J]. 李宝伦,潘海华. 现代外语. 1999(02)
硕士论文
[1]先设、焦点和否定的辖域歧义[D]. 刘丽萍.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78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7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