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10—2019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发布时间:2021-07-13 16:27
流行语是在一定时期内、被全民或某一特定群体广泛接受和高频使用的语言单位。文章以2010—2019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从基本类型、来源和流行原因这三个角度进行统计和分析。流行语的基本类型涵盖音节数量、语法单位和语言形式。流行语的来源分为政治、文化、方言词、外来词、网络、固有词语和个人言语。流行语的流行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语言因素。
【文章来源】: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2010—2019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的基本类型
(一)按照音节数量分类
(二)按照语法单位分类
(三)按照语言形式分类
1. 简缩。
2. 谐音。
3. 借代。
4. 比喻。
5. 借词。
6. 重叠。
7. 汉字加字母或符号。
二、2010—2019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的来源
三、2010—2019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的流行原因
(一)社会因素
(二)心理因素
1. 求新求异。
2. 言简意赅。
(三)语言因素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3—2017年流行语的多角度分析——以《咬文嚼字》的评选为例[J]. 罗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2]试析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的生成机制[J]. 杨丽芬. 宿州学院学报. 2018(07)
[3]2012-2016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探析[J]. 尹若男. 绥化学院学报. 2018(02)
[4]《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J]. 李秋萍,李莲. 文学教育(上). 2017(07)
[5]析2008~2013年年度十大流行语[J]. 张加林. 语文学刊. 2014(07)
本文编号:3282400
【文章来源】: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2010—2019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的基本类型
(一)按照音节数量分类
(二)按照语法单位分类
(三)按照语言形式分类
1. 简缩。
2. 谐音。
3. 借代。
4. 比喻。
5. 借词。
6. 重叠。
7. 汉字加字母或符号。
二、2010—2019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的来源
三、2010—2019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的流行原因
(一)社会因素
(二)心理因素
1. 求新求异。
2. 言简意赅。
(三)语言因素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3—2017年流行语的多角度分析——以《咬文嚼字》的评选为例[J]. 罗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2]试析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的生成机制[J]. 杨丽芬. 宿州学院学报. 2018(07)
[3]2012-2016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探析[J]. 尹若男. 绥化学院学报. 2018(02)
[4]《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J]. 李秋萍,李莲. 文学教育(上). 2017(07)
[5]析2008~2013年年度十大流行语[J]. 张加林. 语文学刊. 2014(07)
本文编号:3282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8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