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饮食隐喻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08:51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地发展,科技不断地进步,中国和泰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目前,越来越多的泰国人在学习汉语,也有大量的中国人在学习泰语。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第二语言不仅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也应该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在汉语-泰语二语习得中,汉语和泰语中的“隐喻”对中国和泰国的二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重难点。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机制,蕴含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内涵。1980年,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曾经提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在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中,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饮食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和饮食有关的词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隐喻内容,因此饮食隐喻成为隐喻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重点。有不少的中国学者研究了汉语中的饮食隐喻,但是到现在为止,研究者并没有针对汉语与泰语饮食词语隐喻进行全面的对比与研究。因而笔者选择了“汉泰饮食隐喻对比研究”为论文题目,希望本论文能对汉语-泰语的二语教师和学习者有所帮助。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笔者将来源域为饮食的词语的隐喻用法作为研究对象,并...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0.2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0.2.1 研究方法
0.2.2 语料来源
0.3 理论依据
0.3.1 对比分析理论
0.3.2 隐喻理论
0.4 研究现状
0.4.1 汉语隐喻的相关研究
0.4.2 泰语隐喻的相关研究
0.4.3 汉外语隐喻对比的相关研究
1. 汉、泰语饮食隐喻概况
1.1 饮食隐喻的界定
1.2 饮食隐喻的分类
1.3 汉语饮食隐喻的分类
1.3.1 以具体食物为源域
1.3.2 以烹饪手法为源域
1.3.3 以饮食器具为源域
1.3.4 以饮食动作为源域
1.3.5 以食味为源域
1.3.6 以饮食需求为源域
1.4 泰语饮食隐喻的分类
1.4.1 以具体食物为源域
1.4.2 以烹饪手法为源域
1.4.3 以饮食器具为源域
1.4.4 以饮食动作为源域
1.4.5 以食味为源域
1.4.6 以饮食需求为源域
1.5 小结
2. 汉泰饮食隐喻的比较
2.1 汉、泰语具体食物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1.1 主食类词语隐喻对比
2.1.2 素食类词语隐喻对比
2.1.3 荤食类词语隐喻对比
2.1.4 点心类词语隐喻对比
2.1.5 饮品类词语隐喻对比
2.1.6 调味品类词语隐喻对比
2.1.7 食物状态类词语隐喻对比
2.2 汉、泰烹饪手法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2.1 “煮”与“(?)”的隐喻对比
2.2.2 “熬”与“(?)”的隐喻对比
2.3 汉、泰饮食器具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3.1 餐具类词语隐喻对比
2.3.2 炊具类词语隐喻对比
2.4 汉、泰饮食动作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4.1 “吃”与“(?)”的隐喻对比
2.4.2 “吞”、“咽”与“(?)”的隐喻对比
2.4.3 “喝”、“饮”与“(?)”的隐喻对比
2.4.4 “含”与“(?)”的隐喻对比
2.4.5 “尝”与“(?)”的隐喻对比
2.4.6 “舔”、“舐”与“(?)”的隐喻对比
2.5 汉、泰食味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5.1 “苦”与“(?)”的隐喻对比
2.5.2 “淡”与“(?)”的隐喻对比
2.5.3 “甘”、“甜”与“(?)”的隐喻对比
2.5.4 “酸”与“(?)”的隐喻对比
2.5.5 “辛”、“辣”与“(?)”的隐喻对比
2.6 汉、泰饮食需求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6.1 “饥”、“饿”与“(?)”的隐喻对比
2.6.2 “渴”与“(?)”的隐喻对比
2.6.3 “饱”与“(?)”的隐喻对比
2.7 小结
3.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的异同成因
3.1 思维认知因素
3.1.1 认知思维
3.1.2 形象思维
3.1.3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形成机制
3.2 社会文化因素
3.2.1 社会制度
3.2.2 文化渊源
4.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的翻译和教学
4.1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的翻译
4.1.1 完全相同(本体相同,喻体相同)
4.1.2 部分相同(本体相同,喻体不同;本体不同,喻体相同)
4.1.3 完全不同(本体不同,喻体不同)
4.2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教学策略
5.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30546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0.2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0.2.1 研究方法
0.2.2 语料来源
0.3 理论依据
0.3.1 对比分析理论
0.3.2 隐喻理论
0.4 研究现状
0.4.1 汉语隐喻的相关研究
0.4.2 泰语隐喻的相关研究
0.4.3 汉外语隐喻对比的相关研究
1. 汉、泰语饮食隐喻概况
1.1 饮食隐喻的界定
1.2 饮食隐喻的分类
1.3 汉语饮食隐喻的分类
1.3.1 以具体食物为源域
1.3.2 以烹饪手法为源域
1.3.3 以饮食器具为源域
1.3.4 以饮食动作为源域
1.3.5 以食味为源域
1.3.6 以饮食需求为源域
1.4 泰语饮食隐喻的分类
1.4.1 以具体食物为源域
1.4.2 以烹饪手法为源域
1.4.3 以饮食器具为源域
1.4.4 以饮食动作为源域
1.4.5 以食味为源域
1.4.6 以饮食需求为源域
1.5 小结
2. 汉泰饮食隐喻的比较
2.1 汉、泰语具体食物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1.1 主食类词语隐喻对比
2.1.2 素食类词语隐喻对比
2.1.3 荤食类词语隐喻对比
2.1.4 点心类词语隐喻对比
2.1.5 饮品类词语隐喻对比
2.1.6 调味品类词语隐喻对比
2.1.7 食物状态类词语隐喻对比
2.2 汉、泰烹饪手法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2.1 “煮”与“(?)”的隐喻对比
2.2.2 “熬”与“(?)”的隐喻对比
2.3 汉、泰饮食器具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3.1 餐具类词语隐喻对比
2.3.2 炊具类词语隐喻对比
2.4 汉、泰饮食动作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4.1 “吃”与“(?)”的隐喻对比
2.4.2 “吞”、“咽”与“(?)”的隐喻对比
2.4.3 “喝”、“饮”与“(?)”的隐喻对比
2.4.4 “含”与“(?)”的隐喻对比
2.4.5 “尝”与“(?)”的隐喻对比
2.4.6 “舔”、“舐”与“(?)”的隐喻对比
2.5 汉、泰食味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5.1 “苦”与“(?)”的隐喻对比
2.5.2 “淡”与“(?)”的隐喻对比
2.5.3 “甘”、“甜”与“(?)”的隐喻对比
2.5.4 “酸”与“(?)”的隐喻对比
2.5.5 “辛”、“辣”与“(?)”的隐喻对比
2.6 汉、泰饮食需求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6.1 “饥”、“饿”与“(?)”的隐喻对比
2.6.2 “渴”与“(?)”的隐喻对比
2.6.3 “饱”与“(?)”的隐喻对比
2.7 小结
3.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的异同成因
3.1 思维认知因素
3.1.1 认知思维
3.1.2 形象思维
3.1.3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形成机制
3.2 社会文化因素
3.2.1 社会制度
3.2.2 文化渊源
4.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的翻译和教学
4.1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的翻译
4.1.1 完全相同(本体相同,喻体相同)
4.1.2 部分相同(本体相同,喻体不同;本体不同,喻体相同)
4.1.3 完全不同(本体不同,喻体不同)
4.2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教学策略
5.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305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30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