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微信聊天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12:1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微信已广泛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且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工具之一,它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语言使用方式。以微信为代表的语言传播方式以其独特的、有别于传统语言传播和交际的风格掀起了一阵“微信语言”的风潮。而微信聊天语言作为人们在微信中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更是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及研究价值。本文以微信聊天中的文本会话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以传统的日常交际会话作为参照,采用对比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即语域、话轮转换和语码转换三个方面对微信聊天语言进行具体分析,对比其与传统交际语言的异同,总结出微信聊天语言在使用中的特点及使用规则。微信聊天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微信语音和微信文字,且其辅助性交际工具多样,包括符号(标点符号和表情符号)、图片和视频。交际者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倾向于选择简短的字或词进行交际,因而微信聊天语言的表达简洁明了;同时,由于微信交际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因此微信聊天语言虽然使用的是书面语的形式,但其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如今,使用微...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使用频率(单位%)??
^?.?';??■^4?痛纖??图4-1: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使用频率(单位%)??由以上饼状图的数据可知,在微信聊天的文本信息中经常使用表情符号的人??数比例为63.06%,偶尔使用表情符号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4.23%,不使用表情符??号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7%。由此可见,微信聊天中文字和表情符号的语码转??换是被交际者普遍接受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语码转换形式,该种语码转换的使??用频率与交际者的性别有一定的联系,具体如下:??im?::??75?|?71.62%??5〇?I?45.95%?45.9S%??25?‘?.?I?-?_?r;??〇?;?.....?H?WM?——?i??—??舆?女??■?ss?mm?s-::i??图4-2: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使用频率的性别差异(单位%)??由此柱状图可知,男性在微信聊天中经常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和偶尔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相同,且有极个别人不使用表情符号;而女性在微信聊天中经常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远远高于偶尔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
不#:?29.73%、??養较53.15%??图4-4:微信聊天中汉一一英语码转换使用频率(单位%)??由以上饼状图的数据可知,在微信聊天中经常使用汉一一英语码转换的人数??5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微信版新闻标题的语码转换现象[J]. 孙弘杨.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9)
[2]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探析[J]. 赵芳珍. 文学教育(上). 2017(04)
[3]微信语言研究[J]. 姚小燕,关立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3)
[4]探析顺应论视角下网络交流的语码转换[J]. 黄大鹏,朱冬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0)
[5]微信朋友圈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研究[J]. 张雨薇.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9)
[6]微信语言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浅析[J]. 王卉. 才智. 2015(29)
[7]微信与微语言生活[J]. 毛力群. 社会科学战线. 2014(12)
[8]微信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 丁小芳. 中外企业家. 2014(17)
[9]用语域理论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J]. 杨雪静.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8)
[10]会话中影响话轮转换的因素分析[J]. 姜孝忠.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09)
硕士论文
[1]微信会话交际语言的特征研究[D]. 刘欣.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微博、微信中的语码转换研究[D]. 成燕.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电视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中的话轮转换分析[D]. 汪婷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网络会话分析[D]. 袁险峰.重庆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59969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使用频率(单位%)??
^?.?';??■^4?痛纖??图4-1: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使用频率(单位%)??由以上饼状图的数据可知,在微信聊天的文本信息中经常使用表情符号的人??数比例为63.06%,偶尔使用表情符号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4.23%,不使用表情符??号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7%。由此可见,微信聊天中文字和表情符号的语码转??换是被交际者普遍接受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语码转换形式,该种语码转换的使??用频率与交际者的性别有一定的联系,具体如下:??im?::??75?|?71.62%??5〇?I?45.95%?45.9S%??25?‘?.?I?-?_?r;??〇?;?.....?H?WM?——?i??—??舆?女??■?ss?mm?s-::i??图4-2: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使用频率的性别差异(单位%)??由此柱状图可知,男性在微信聊天中经常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和偶尔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相同,且有极个别人不使用表情符号;而女性在微信聊天中经常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远远高于偶尔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
不#:?29.73%、??養较53.15%??图4-4:微信聊天中汉一一英语码转换使用频率(单位%)??由以上饼状图的数据可知,在微信聊天中经常使用汉一一英语码转换的人数??5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微信版新闻标题的语码转换现象[J]. 孙弘杨.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9)
[2]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探析[J]. 赵芳珍. 文学教育(上). 2017(04)
[3]微信语言研究[J]. 姚小燕,关立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3)
[4]探析顺应论视角下网络交流的语码转换[J]. 黄大鹏,朱冬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0)
[5]微信朋友圈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研究[J]. 张雨薇.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9)
[6]微信语言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浅析[J]. 王卉. 才智. 2015(29)
[7]微信与微语言生活[J]. 毛力群. 社会科学战线. 2014(12)
[8]微信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 丁小芳. 中外企业家. 2014(17)
[9]用语域理论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J]. 杨雪静.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8)
[10]会话中影响话轮转换的因素分析[J]. 姜孝忠.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09)
硕士论文
[1]微信会话交际语言的特征研究[D]. 刘欣.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微博、微信中的语码转换研究[D]. 成燕.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电视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中的话轮转换分析[D]. 汪婷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网络会话分析[D]. 袁险峰.重庆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59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35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