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舆情视域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15:15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性而具有地域语言生活特色。本文以语言教育为领域语言生活研究的核心,以语言舆情为视角,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进行舆情监测,探寻舆情的特点与规律,并根据语言生活的层级分析,提出基于语言舆情研判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规划策略:宏观语言教育规划的指导与引领是地方语言教育规划的根本。地方应主动服务国家语言发展战略,并结合语言舆情语境,灵活推进国家语言教育规划;中观语言教育规划的特色显现是地方领域语言生活规划的重心。地方应注重语言教育自主规划的系统性和开放性,根据语言舆情地域性、民族性分析把握语言教育特色规划的重点,强化地方社会语言教育功能,加强语言教育网络舆情监测,压实语言教育舆情客体责任,建构主体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和谐语言教育秩序;微观语言教育规划的特定指向是地方语言教育规划的个体关怀。地方应根据舆情主体的身份参数,开展以舆情主体个体单位指向和以直过民族村寨为社会语言终端组织单位指向的语言教育规划。在语言生活三个层级上做好语言舆情视域下的地方语言教育规划,不仅能增强语言规划的实效性,而且能提升语言政策的传播性。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2020,3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舆情的监测与分析
(一)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舆情监测
1.进驻直过民族扶贫村寨,全力开展推普脱贫攻坚
2.强化双语双文教育,打好双语师资语言素质提升攻坚战
3.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实践,助推语言文化特色传播
4.发展汉语国际教育,建构沿边“语言—文化”命运共同体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舆情特点
1.舆情激体内容广泛,关涉语言生活各层级
2.舆情主体身份参数多样,舆情内容尽显地方语言教育特色
3.舆情客体联动管理,地方高校担负社会语言教育服务的重要职责
4.舆情多表现为正向性功能,具有健康积极导向
5.舆情存在一定的隐匿性,舆情信息获取方式不一
三、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于语言舆情研判的语言教育规划策略
(一)宏观语言教育规划的指导与引领———地方语言教育规划的根本
1.以国家宏观语言规划为根本,主动服务国家语言发展战略
2.结合舆情语境强化国家语言文字教育政策认同,灵活推进国家语言教育规划
(二)中观语言教育规划的特色显现———地方领域语言生活规划的重心
1.注重语言教育自主规划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加强语言教育网络舆情监测
2.根据舆情主体特征,建构主体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和谐语言教育秩序
3.重视语言舆情地域性、民族性分析,把握地方语言教育特色规划的重点
4.压实语言教育舆情客体责任,强化地方社会语言教育功能
(三)微观语言教育规划的特定指向———地方语言教育规划的个体关怀
1.重视以舆情主体个体单位指向的语言教育规划,增进个人语言学习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关注以直过民族村寨为社会语言终端组织单位指向的语言教育规划,促进地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播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言舆情与语言规划[J]. 魏晖. 语言文字应用. 2017(01)
[2]民汉双语教育:从顶层设计至基层管理[J]. 陈立鹏,李海峰.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4)
[3]语言生活与语言生活研究[J]. 李宇明. 语言战略研究. 2016(03)
[4]语言教育舆情现状及其特点分析[J]. 张挺. 语言文字应用. 2015(04)
[5]舆情视角下语言教育问题分析[J]. 魏晖.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4(01)
[6]语言规划与双语教育[J]. 滕星,海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7]论语言生活的层级[J]. 李宇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05)
[8]语言舆情监测与社会语言生活[J]. 刘靖文,张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本文编号:3364476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2020,3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舆情的监测与分析
(一)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舆情监测
1.进驻直过民族扶贫村寨,全力开展推普脱贫攻坚
2.强化双语双文教育,打好双语师资语言素质提升攻坚战
3.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实践,助推语言文化特色传播
4.发展汉语国际教育,建构沿边“语言—文化”命运共同体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舆情特点
1.舆情激体内容广泛,关涉语言生活各层级
2.舆情主体身份参数多样,舆情内容尽显地方语言教育特色
3.舆情客体联动管理,地方高校担负社会语言教育服务的重要职责
4.舆情多表现为正向性功能,具有健康积极导向
5.舆情存在一定的隐匿性,舆情信息获取方式不一
三、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于语言舆情研判的语言教育规划策略
(一)宏观语言教育规划的指导与引领———地方语言教育规划的根本
1.以国家宏观语言规划为根本,主动服务国家语言发展战略
2.结合舆情语境强化国家语言文字教育政策认同,灵活推进国家语言教育规划
(二)中观语言教育规划的特色显现———地方领域语言生活规划的重心
1.注重语言教育自主规划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加强语言教育网络舆情监测
2.根据舆情主体特征,建构主体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和谐语言教育秩序
3.重视语言舆情地域性、民族性分析,把握地方语言教育特色规划的重点
4.压实语言教育舆情客体责任,强化地方社会语言教育功能
(三)微观语言教育规划的特定指向———地方语言教育规划的个体关怀
1.重视以舆情主体个体单位指向的语言教育规划,增进个人语言学习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关注以直过民族村寨为社会语言终端组织单位指向的语言教育规划,促进地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播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言舆情与语言规划[J]. 魏晖. 语言文字应用. 2017(01)
[2]民汉双语教育:从顶层设计至基层管理[J]. 陈立鹏,李海峰.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4)
[3]语言生活与语言生活研究[J]. 李宇明. 语言战略研究. 2016(03)
[4]语言教育舆情现状及其特点分析[J]. 张挺. 语言文字应用. 2015(04)
[5]舆情视角下语言教育问题分析[J]. 魏晖.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4(01)
[6]语言规划与双语教育[J]. 滕星,海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7]论语言生活的层级[J]. 李宇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05)
[8]语言舆情监测与社会语言生活[J]. 刘靖文,张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本文编号:3364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36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