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发布时间:2021-09-01 23:10
  以"合"偏旁和以"心"为部首之字及"恰幸"类副词的调查表明,"合"当为"恰"之形符,"恰"之本义当为偶然相合及其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变化,即"刚好、恰好"。"恰恰"连用则既有"刚好、恰好"程度加深的可能,也有因叠用而产生"快节奏、密密"新义的可能。具体到杜诗中,戏蝶起舞之时,适逢娇莺开始歌唱,蝶舞与莺歌节拍完全相符,正符合杜诗努力营造和谐自然氛围之需要。故此"恰恰"当为"刚好、恰好"程度的加深。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37(07)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恰”的本义考
    1.1“合”为形符
    1.2.“合”和以“合”为声符的字
    1.3与“恰”同类的“恰幸、契合”类副词
    1.4“恰”的本义
二魏晋和隋唐时代的“恰”和“恰恰”
    2.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恰”“恰恰”
    2.2隋唐时期的“恰”“恰恰”
        2.2.1“恰”
        2.2.2“恰恰”
三杜诗“自在娇莺恰恰啼”及杜诗之后的“恰恰”
    3.1“自在娇莺恰恰啼”之“恰恰”
    3.2杜诗之后的“恰恰”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诗公案“恰恰”再解[J]. 魏耕原.  杜甫研究学刊. 2018(01)
[2]杜甫诗“恰恰”另解[J]. 戴军平.  古典文学知识. 2012(01)
[3]《论衡》中的恰幸副词[J]. 葛佳才.  语文研究. 2006(01)
[4]《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语义、语法分析[J]. 唐贤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5]“自在娇莺恰恰啼”试解[J]. 陈斌,何世英.  青海师专学报. 1985(01)



本文编号:3377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377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