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专业素养:汉语教师教育的起点与常态——“素养—能力—知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9-11 20:08
  在教师教育"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模块中,专业素养(性格禀赋、职业情感、职业认知)的地位和作用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以知识为主的"知识>能力>素养"教师教育与评估模式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素养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因,是教师教育的起点和常态,对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采取前后之间有因果关系的"素养>能力>知识"这一教师教育与评估模式。重视教师素养并非否定教师知识和能力的作用,而是基于教师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把控生源质量的考量,更是基于三个模块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安排。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0,18(05)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教师素养研究简析
三、教师素养的内涵与功用
    (一)教师素养的内涵
    (二)教师素养的功用
四、教师教育“三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一)“三个模块”的研究简评
    (二)“三个模块”各自特点及轻重关系
    (三)教师素养的价值再认识
能力>知识">    (四)优佳模式:素养>能力>知识
五、教师教育的评估模式问题
能力>素养">    (一)旧模式:知识>能力>素养
能力>知识">    (二)新模式:素养>能力>知识
六、结语与余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发展十一年[J]. 丁安琪.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18(04)
[2]基于信念的汉语教学法概说[J]. 李泉.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8(02)
[3]国际汉语教师心理素质的构成与培养[J]. 潘先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4)
[4]关于教师与教师发展研究[J]. 吴勇毅.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03)
[5]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教学信念和专业发展信念[J]. 李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5(03)
[6]指向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美国“语言教师效能反馈工具”述评[J]. 丁安琪.  外语界. 2014(06)
[7]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规格问题探讨[J]. 李泉.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2(01)
[8]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原则与实施重点探讨[J]. 李泉.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03)
[9]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由《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引发的思考[J]. 王添淼.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02)
[10]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 崔希亮.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1)



本文编号:3393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393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b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