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非典型疑问词的句法层级和语用效应——从比较语法看客家话的“么个”

发布时间:2021-09-17 03:27
  本文从比较语法的观点切入,探讨客家话"么个"的各类用法,检视其疑问用法发展出非典型"抱怨念力"(whining force)的过程,并厘清相关句式的句法层级及其语用效应。我们也藉由对比普通话的"什么",凸显不同方言异曲同工之处:本为问物疑问词的"么个"转为可替换形式"么个-X",通过句法制图(syntactic cartography)分析可清楚呈现两者间的微妙差异;而动后"么个"也从轻动词和施用词结构拓展出感叹、抱怨等各项用法。其相应语义诠释和语用效应一目了然,彼此紧密互动。若再与台湾闽南话比较,抱怨念力句式则呈现WHAT-HOW双线对比——客家话、普通话选择WHAT(如"么个""什么"),闽南话选择HOW(即"按怎")。这个现象源自汉语轻动词隐现的交互运用,而客家话的材料提供了关键性的线索。藉此,我们可从宏观角度来观察普通话和闽客方言的共性和个性,凸显比较语法带来的新格局和新思路。 

【文章来源】:中国语文.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客家话疑问词疑问句
    1) 问物
    2) 问人
    3) 问时间、地点
    4) 问方法
3. 动后“么个”:“V-么个”
4. 非典型疑问词延伸比较
5. 结语与讨论



本文编号:3397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397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