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6 21:45
现代汉语趋向动词“上”与“下”语义系统丰富而复杂,在语义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了抽象的语义特征,且在实际运用中表现出了不规则的对应情况。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动词后表结果意义的“上”和“下”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实际语料的考察,总结归纳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的语义。并根据语义特点以及同基本趋向义的关联程度,从空间维度、非空间维度两大方面,详述动词后“上”与“下”表结果义的语义类别。在此基础上对“V上”与“V下”语义对应情况进行考察,从语义类别入手,并兼顾语言环境的特点,完整并详细呈现出动词后结果补语“上”、“下”的相互对应情况,总结出“上”、“下”对应语义以及不对应的语义类别。并针对不对应的语义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语言环境及词语自身特性进行分析,挖掘出“上”、“下”原型的差异性、共现动词的语义同一性、历史文化背景及认知规律的作用对动结式“V上”与“V下”对应情况产生的影响。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趋向动词“上/下”研究概况
1.3.2 动趋结构“V上/下”研究概况
1.3.3 动结式“V上/下”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2 动结式“V上”中“上”的语义
2.1 空间维度
2.1.1 恭敬义
2.1.2 到达义
2.1.3 接触义
2.1.4 附着义
2.1.5 闭合义
2.2 非空间维度
2.2.1 关系维度
2.2.2 时间维度
2.2.3 数量维度
2.2.4 状态维度
3 动结式“V下”中“下”的语义
3.1 空间维度
3.1.1 脱离义
3.1.2 留存义
3.1.3 容纳义
3.1.4 占据义
3.2 非空间维度
3.2.1 数量维度
3.2.2 状态维度
4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情况及成因分析
4.1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情况
4.1.1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情况
4.1.2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不对应情况
4.2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情况成因分析
4.2.1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基本规律
4.2.2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不对应情况成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词“上”、“下”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 吴向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1)
[2]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 任鹰,于康. 汉语学习. 2007(04)
[3]试析“V上”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J]. 黄伟,戴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4)
[4]从对外汉语教学谈“动+上/下”结构的若干问题[J]. 缑瑞隆.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5]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J]. 蒋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05)
[6]论汉语空间区域范畴的性质和类型[J]. 方经民.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3)
[7]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J]. 李宇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8]汉语空间方位短语历史演变的几个特点[J]. 储泽祥. 古汉语研究. 1996(01)
[9]“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和V的类[J]. 张燕春.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04)
[10]谈“V上”所在句式中的“上”意义[J]. 邱广君. 汉语学习. 1995(04)
本文编号:3420799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趋向动词“上/下”研究概况
1.3.2 动趋结构“V上/下”研究概况
1.3.3 动结式“V上/下”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2 动结式“V上”中“上”的语义
2.1 空间维度
2.1.1 恭敬义
2.1.2 到达义
2.1.3 接触义
2.1.4 附着义
2.1.5 闭合义
2.2 非空间维度
2.2.1 关系维度
2.2.2 时间维度
2.2.3 数量维度
2.2.4 状态维度
3 动结式“V下”中“下”的语义
3.1 空间维度
3.1.1 脱离义
3.1.2 留存义
3.1.3 容纳义
3.1.4 占据义
3.2 非空间维度
3.2.1 数量维度
3.2.2 状态维度
4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情况及成因分析
4.1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情况
4.1.1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情况
4.1.2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不对应情况
4.2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情况成因分析
4.2.1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对应基本规律
4.2.2 动结式“V上/下”中“上”、“下”不对应情况成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词“上”、“下”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 吴向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1)
[2]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 任鹰,于康. 汉语学习. 2007(04)
[3]试析“V上”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J]. 黄伟,戴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4)
[4]从对外汉语教学谈“动+上/下”结构的若干问题[J]. 缑瑞隆.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5]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J]. 蒋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05)
[6]论汉语空间区域范畴的性质和类型[J]. 方经民.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3)
[7]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考察[J]. 李宇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8]汉语空间方位短语历史演变的几个特点[J]. 储泽祥. 古汉语研究. 1996(01)
[9]“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和V的类[J]. 张燕春.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04)
[10]谈“V上”所在句式中的“上”意义[J]. 邱广君. 汉语学习. 1995(04)
本文编号:3420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42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