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近代汉语五类语用标记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9 20:12
  本文所说的语用标记,是指具有篇章连接功能的语言成分。近年来,人们对现代汉语的语用标记多有研究,但对近代汉语的语用标记研究不够,我们选择“加合”类、“序列”类、“时间”类、“认同”类、“修正”类五类语用标记,分类描写它们的功能,探讨它们的来源和演变,以期对这五类语用标记在近代的表现得出较为系统的认知。所谓“加合”类语用标记,即加合标记所关联的两个事件或两个问题同属于一个更大的事件或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关联的成分多为两个,所连接的事件是不分主次的。可分为并列标记、递进标记和附加标记三类。从词语结构上看,主要是复合词和短语。其中并列标记按照词汇形式分为词项式和呼应式两种。从来源上看,并列标记的主体如“一面”“一边(厢)”“一头”“一壁(厢)”等是近代汉语中产生的,来源于表示空间意义的“数词+方位名词”的组合。递进标记所连接的事件前轻后重,依据其中包含的对其递进意义来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构词成分,分为“况”类、“加”类、“兼”类和“其他”四小类。其中“况”类递进标记产生较早,“况”来自于比况义动词的语法化,其他“况”类递进标记或者来自于两个递进标记的复合,如“况兼”;或者来自于“况”加上其他成...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
    2 研究的意义
    3 研究目标和重点难点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重点
        3.3 研究难点
    4 理论和方法
    5 关于几个概念的说明
        5.1 语用标记的名称和判别方法
        5.2 关于近代汉语的语用标记
        5.3 关于演变
        5.4 关于现代汉语
    6 体例说明
    7 语料
第二章 “加合”类语用标记
    1 引言
    2 并列标记
        2.1 并列标记举例
        2.2 并列标记的来源
        2.3 并列标记的演变
    3 递进标记
        3.1 “况”类
        3.2 “加”类
        3.3 “兼”类
        3.4 其他
        3.5 递进标记的演变
    4 附加标记
        4.1 “再”类
        4.2 “外”类
        4.3 附加标记的演变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序列”类语用标记
    1 引言
    2 数字序列标记
        2.1 基数序列标记
        2.2 序数序列标记
    3 位次序列标记
        3.1 重要性序列标记
        3.2 空间序列标记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间”类语用标记
    1 引言
    2 先时标记
        2.1 “先前”类
        2.2 “初始”类
        2.3 “原本”类
        2.4 其他
        2.5 近代汉语先时标记列表
    3 后时标记
        3.1 “后”类
        3.2 “短时”类
        3.3 “久时”类
        3.4 “跟随”类
        3.5 近代汉语后时标记列表
    4 共时标记
    5 “泛时”标记
    6 时间标记的来源
        6.1 关于时间概念和时间表达
        6.2 “先”“前”“後”的来源
        6.3 “原(元)”“本”“初”的来源
        6.4 “俄”“顷”的来源
    7 时间标记的演变
        7.1 先时标记的演变
        7.2 后时标记的演变
    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认同”类语用标记
    1 引言
    2 认同标记举例
        2.1 “是”类
        2.2 其他
    3 认同标记的来源
    4 认同标记的演变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修正”类语用标记
    1 引言
    2 修正标记举例
        2.1 “然”类
        2.2 “说”类
        2.3 其他
    3 修正标记的来源
    4 修正标记的演变
    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条目索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周明强.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04)
[2]汉语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 鲜丽霞,李月炯.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3]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 苗丽.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1)
[4]递进标记词语“而且”“并且”“并”和“且”的异同[J]. 刘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01)
[5]汉语篇章连接词识别与分类[J]. 李艳翠,孙静,周国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6]从小句到话语标记——试析“是这样的”[J]. 王长武.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7]“是的”的衔接功能和语用效果[J]. 刘云.  汉语学报. 2014(03)
[8]国内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研究综述[J]. 李芳芳.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01)
[9]从征派过程看接入语“是的”的形成[J]. 龙海平,王耿.  世界汉语教学. 2014(01)
[10]“拉倒吧”的话语标记功能及其来源[J]. 蒋协众.  对外汉语研究. 2013(02)

博士论文
[1]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 杨一飞.复旦大学 2011
[2]话题链语篇构建机制的多角度研究[D]. 杨彬.复旦大学 2009
[3]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 李秀明.复旦大学 2006
[4]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 刘丽艳.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后”类时间连接成分考察[D]. 杨慧.上海师范大学 2011
[2]再肯定连接成分“的确”多视角研究[D]. 徐洁.西南大学 2009
[3]再肯定连接成分(“的确、确实、真的”)研究[D]. 许娜.南昌大学 2008
[4]汉语语用标记语研究[D]. 张婉.湖南师范大学 2005
[5]甲骨文数量、方所范畴研究[D]. 甘露.西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45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445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9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