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得之”释义兼论音节助词“之”
发布时间:2021-11-21 09:05
《六国论》"此言得之"中,"得"指恰当、准确,"之"应是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能理解为代词。音节助词"之"功能主要是补足音节,成词完句,不表实义,它能接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等后面。
【文章来源】: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37(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衬字研究[J]. 牟玉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06)
[2]古代汉语里的音节助词“有”[J]. 龙又珍. 语言研究. 2002(S1)
[3]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J]. 朱亚军. 汉语学习. 2001(02)
[4]“之”的一种特殊用法—衬音助词[J]. 唐为群. 学术研究. 2000(03)
[5]《诗经》中的衬音助词研究[J]. 张仁立. 语文研究. 1999(03)
[6]《论语》“之”字用法研究[J]. 朱有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02)
本文编号:3509202
【文章来源】: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37(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衬字研究[J]. 牟玉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06)
[2]古代汉语里的音节助词“有”[J]. 龙又珍. 语言研究. 2002(S1)
[3]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J]. 朱亚军. 汉语学习. 2001(02)
[4]“之”的一种特殊用法—衬音助词[J]. 唐为群. 学术研究. 2000(03)
[5]《诗经》中的衬音助词研究[J]. 张仁立. 语文研究. 1999(03)
[6]《论语》“之”字用法研究[J]. 朱有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02)
本文编号:3509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0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