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状态形容词二次赋量的方式、动因与效果

发布时间:2021-11-21 09:14
  状态形容词的二次赋量本质上是一种量上加量现象,二次赋量的句法方式主要有状语赋量和补语赋量,其中状语赋量较为普遍。二次赋量的动因主要为程度量的本质特征和人类的认知因素,具体为程度量本身的模糊性、语义程度磨损、语用因素、韵律制约等。二次赋量的表达效果主要为强化程度性、强调主观性、彰显多样性。二次赋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状态形容词的属性化倾向及其某些小类间量级的趋同化。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8(04)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状态形容词二次赋量的方式
    (一)状语赋量
        1. 前加程度副词
        2. 前加指示代词表程度
        3.“比”字结构作状语
        4. 比况结构作状语
    (二)补语赋量
        1. 程度副词作补语
        2. 比况结构作补语
        3. 其他含程度义的成分作补语
三、状态形容词二次赋量的动因
    (一)程度量的模糊性
    (二)语义程度磨损
    (三)语用因素
    (四)韵律制约
四、二次赋量的表达效果及其句法后果
    (一)强化程度性
    (二)强调主观性
    (三)彰显多样性
    (四)功能的属性化
    (五)量级的趋同化
五、结论与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当代汉语新兴的补语标记“到”[J]. 张谊生.  当代语言学. 2014(01)
[2]量度范畴与汉语形容词[J]. 熊仲儒.  世界汉语教学. 2013(03)
[3]状态形容词可以重叠吗?——从“雪白雪白”与“雪白”的关系谈起[J]. 张卫国,朱翠萍.  汉语学习. 2011(04)
[4]从韵律结构看形容词[J]. 沈家煊.  汉语学习. 2011(03)
[5]状态形容词不同量级的同现[J]. 李文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6]“很雪白”类结构形成的动因与基础[J]. 李劲荣.  汉语学习. 2007(03)
[7]论“太”修饰形容词的动态变化现象[J]. 邵敬敏.  汉语学习. 2007(01)
[8]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J]. 张谊生.  中国语文. 2006(02)
[9]状态形容词在使用过程中的程度磨损[J]. 吴立红.  修辞学习. 2005(06)
[10]形容词带程度补语结构的分析[J]. 赵日新.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6)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模糊量研究[D]. 杨娟.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 李劲荣.上海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09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09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5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