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上外汉国教硕士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11:50
  “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促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是处于发展中的新专业,基于这个现状,各大院校现开设的课程是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进行设置。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2007年第一批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的学校,在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方面,具有与中国其它地区相比,较强的对外交流优势。所以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有更多对外实践与交流的机会。但由于学校招收的学生知识背景不同,跨专业现象明显,教师的基本素质与经验水平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本文将借鉴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能力量表,用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访谈的形式,对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做调查,以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和经历了系统教育的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八个维度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根据课堂环境与非课堂环境下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国内外的研究结果、...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1.2.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及定义
        1.2.3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成果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1.3.1 研究对象、目的和价值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国教专业硕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2.1 问卷调查设计
        2.1.1 调查目的
        2.1.2 问卷设计
        2.1.3 调查对象和调查过程
    2.2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及调查结果
        2.2.1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2.2.2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及评价分析
第三章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建议
    3.1 课程设置合理化
    3.2 加强案例教学
    3.3 加强针对性培养
第四章 结语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4.2 不足之处
    4.3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自我评价问卷
附录2:一二年级问卷结果数据汇总
附录3 spss分析过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测量表构建的先导研究[J]. 钟华,白谦慧,樊葳葳.  外语界. 2013(03)
[2]中国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现状分析(二)[J]. 杨开雨.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11)
[3]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 张红玲.  外语界. 2012(02)
[4]“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外国语言学立项热点及分布分析[J]. 王立非,江进林.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5)
[5]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J]. 胡艳.  外语界. 2011(03)
[6]“跨文化交际学”课程中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 王玉萍,秦建华.  外语教学. 2011(03)
[7]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对比研究[J]. 闫爱静.  前沿. 2009(11)
[8]跨文化能力:我国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2006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庄恩平.  外语界. 2006(05)
[9]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 许力生.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07)
[10]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 戴炜栋!200083,张红玲!200083.  外语界. 2000(02)



本文编号:3530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30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1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