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隐喻的视角谈壮语地名
发布时间:2021-12-09 18:54
壮语地名是壮族人民在自己活动的区域进行活动所留下来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分析壮语地名中存在的空间隐喻、动植物隐喻与颜色隐喻现象,从而在现象中更好地认识壮族人的思维方式。
【文章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壮语地名中的空间隐喻
二、壮语地名中的动植物隐喻
三、壮语地名的颜色隐喻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壮语植物名称的结构与分类特点[J]. 蒙元耀.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 2016(01)
[2]壮语和汉语五种颜色词的对比探究[J]. 潘红交,韦景云,潘晓丽. 凯里学院学报. 2014(05)
[3]颜色词的语言认知研究[J]. 黄行. 民族翻译. 2011(03)
[4]壮语地名的分类——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二[J]. 覃凤余. 广西民族研究. 2006(01)
[5]壮语地名及其研究——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一[J]. 覃凤余. 广西民族研究. 2005(04)
[6]来源于地名的英语词汇的隐喻映射[J]. 邱立珍.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3531135
【文章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壮语地名中的空间隐喻
二、壮语地名中的动植物隐喻
三、壮语地名的颜色隐喻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壮语植物名称的结构与分类特点[J]. 蒙元耀.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 2016(01)
[2]壮语和汉语五种颜色词的对比探究[J]. 潘红交,韦景云,潘晓丽. 凯里学院学报. 2014(05)
[3]颜色词的语言认知研究[J]. 黄行. 民族翻译. 2011(03)
[4]壮语地名的分类——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二[J]. 覃凤余. 广西民族研究. 2006(01)
[5]壮语地名及其研究——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一[J]. 覃凤余. 广西民族研究. 2005(04)
[6]来源于地名的英语词汇的隐喻映射[J]. 邱立珍.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3531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3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