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谎言”的述真与辨伪——一个符号学命题

发布时间:2021-12-30 05:26
  谎言既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方式,又是人类意识世界中微妙情感的外现。不能否认人类的历史之中写满了"谎言"。任何文明的文学作品中都不乏有对谎言的描述,然而谎言与通常意义上的"假言"并不完全一致,这涉及符号发送者的意图目的性。在"谎言行为"中符号表意的目的不再停留于传达交流,而是通过符号文本圈定解释意义并使之落入意图意义的范畴之中。谎言之所以能够有效,在于符号的片面化感知以及副文本指示为说谎者建构再现世界提供了可能;谎言的无效则由于逻辑矛盾、副文本失效、第三者干预导致的谎言的区隔边界被暴露。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3(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谎言与假言
二、谎言如何建构“真相”?
三、谎言失效:区隔暴露
    (一)逻辑矛盾
    (二)副文本失效
    (三)第三者干预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时代身体、符号与审美之关系[J]. 刘维邦.  符号与传媒. 2019(02)
[2]论维尔比夫人的翻译哲学思想[J]. 孙凤,屠友祥.  符号与传媒. 2019(02)
[3]论区隔:意义活动的前提[J]. 赵毅衡.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4]论虚构叙述的“双区隔”原则[J]. 赵毅衡.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2)
[5]诚信与谎言之外:符号表意的“接受原则”[J]. 赵毅衡.  文艺研究. 2010(01)



本文编号:3557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57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e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