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黄雀记》的概念隐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02:23
  本文主要运用概念隐喻的映射理论对小说《黄雀记》中的三组修辞符号——姓名符号、空间符号和宿命符号的隐喻及修辞内涵进行分析。这三组符号都是小说的重要隐喻符号,具有丰富的意蕴。姓名符号呈现出“原名——化名——原名”的修辞布局,姓名符号的变化揭示了人物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空间符号“水塔”的隐喻呈现出“罪恶之塔”→“和解之塔”→“安身之塔”→“守望之塔”的动态修辞格局,水塔隐喻义的发展与人物关系的发展呈现出同向变化趋势;宿命符号“兔笼”“绳”的隐喻义都指向对命运的束缚,并借助“黄雀(?)螳螂”的循环命运模式,达到对生命思考的哲学状态。姓名符号、空间符号与宿命符号的隐喻研究,使整个文本形成了一种立体的审美关系。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黄雀记》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理由及研究思路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姓名符号——仙女与白蓁的隐喻
    第一节 姓名符号“仙女”的隐喻
    第二节 姓名符号“白蓁”的隐喻
第二章 空间符号——水塔的隐喻
    第一节 “塔”的词典义及修辞义
    第二节 “水塔”在《黄雀记》中的隐喻
第三章 宿命符号——兔笼、绳与黄雀的隐喻
    第一节 宿命符号“兔笼”的隐喻
    第二节 宿命符号“绳”的隐喻
    第三节 宿命符号“黄雀”的隐喻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个病态的捆绑者——苏童《黄雀记》中的保润[J]. 陈洁.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2]《黄雀记》的叙事策略:荒诞、寓言与解构[J]. 苏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3)
[3]论苏童《黄雀记》[J]. 谢有顺,陈劲松.  小说评论. 2016(03)
[4]时代漩涡中的罪与罚——论苏童小说《黄雀记》[J]. 潘雨珊.  求知导刊. 2016(12)
[5]“香椿树街”的守望与回归——苏童《黄雀记》中的叙事空间建构[J]. 吕树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6]论苏童《黄雀记》的逃亡意象[J]. 孙媛媛,韦丽华.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6(02)
[7]绳之捆绑——论苏童小说《黄雀记》中的“绳索”意象[J]. 唐樱芝.  青年文学家. 2016(12)
[8]干预与被干预的人生——苏童《黄雀记》中人类生存困境解读[J]. 杨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9]灵魂的多重奏——论苏童的《黄雀记》[J]. 梁海霞.  百家评论. 2016(02)
[10]论苏童小说《黄雀记》的宿命意识[J]. 刘丹.  名作欣赏. 2016(12)

硕士论文
[1]苏童《黄雀记》的寓言式写作[D]. 辛志蕾.河北师范大学 2016
[2]《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 刘凤娟.黑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59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59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b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