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转折复句新论
发布时间:2022-01-02 22:00
现代汉语里的转折标记有两类:"但"类标记与"虽"类标记。"偏句有标记,正句无标记"的配置模式有悖于标记原则,不是合法的格式。"虽"类标记和"但"类标记句法分布对立互补:前者用于偏句,后者用于正句。"虽"类标记,在偏句与正句的主语不同时,多居于主语前;相同时,多居于主谓之间。"但"类标记,句法分布相对比较简单:不论偏句与正句的主语是否相同,为连词时都在正句主语之前,为副词时在主语之后。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是转折复句的常规语序;正句在前偏句在后,是欧化语序。转折的语用机制是预期偏离,转折可以区分为直接转折和间接转折。偏句与正句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语义对立是构成转折的语义条件。
【文章来源】:汉语学报.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间接转折的机制
上述四类预期偏离,都是偏句引发某种预期,而正句则与这一预期相互对立,使之无效。这类转折,本文称之为直接转折(direct adversative)。直接转折时只有偏句引起与正句相互对立的某种预期,可以用图2表示:事实上还有一类转折句,其偏句和正句都引起某种预期,而且这两种预期相互对立。例如前面的例(34):
转折的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欧化路径——基于《开明国语课本》与苏教版《语文》的对比研究[J]. 朱一凡. 当代修辞学. 2018(04)
[2]汉语否定词移动的句法语义效应及其解释[J]. 尹洪波. 汉语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564954
【文章来源】:汉语学报.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间接转折的机制
上述四类预期偏离,都是偏句引发某种预期,而正句则与这一预期相互对立,使之无效。这类转折,本文称之为直接转折(direct adversative)。直接转折时只有偏句引起与正句相互对立的某种预期,可以用图2表示:事实上还有一类转折句,其偏句和正句都引起某种预期,而且这两种预期相互对立。例如前面的例(34):
转折的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欧化路径——基于《开明国语课本》与苏教版《语文》的对比研究[J]. 朱一凡. 当代修辞学. 2018(04)
[2]汉语否定词移动的句法语义效应及其解释[J]. 尹洪波. 汉语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564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6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