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动词习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21:47
由于汉语趋向动词的特殊性,不仅可以做谓语动词还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做补语,因此趋向动词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留学生包括日本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偏误。本文以趋向动词的本体研究,中介语以及偏误习得理论为基础,针对初、中、高级不同阶段的日本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北京语言大学HSK日本籍留学生作文语料出现的偏误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对日本留学生趋向动词的偏误进行研究,并得出个人结论。1,与简单趋向动词相比,日本留学生习得趋向动词的难点是复合趋向动词,尤其是复合趋向补语;2,偏误类型有:遗漏,错序,误代和误加,日本留学生趋向动词偏误率最高的是错序偏误。这是由于中日句法结构的不同导致的;3,各个阶段日本留学生在习得趋向动词中,引申义比趋向义难掌握。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前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原因,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以问卷调查和语料收集为基础,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第三章是对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动词习得偏误类型进行分类研究,并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母语干扰,目的语的过度泛化,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导致的。第四章是对外汉语趋向动...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原因与研究对象
1.1.1 选题原因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基于问卷调查和语料分析的趋向动词习得情况调查
2.1 关于趋向动词的分类
2.1.1 单纯趋向动词
2.1.2 复合趋向动词
2.2 关于趋向动词的功能
2.2.1 作谓语
2.2.2 作补语
2.3 日本留学生趋向动词使用情况调查
2.3.1 不同水平日本留学生趋向动词使用情况调查
2.3.2 不同趋向动词日本留学生使用情况调查
2.4 小结
第三章 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动词使用的偏误分析
3.1 偏误类型分析
3.1.1 遗漏偏误
3.1.2 错序偏误
3.1.3 误代偏误
3.1.4 误加偏误
3.2 偏误原因的分析
3.2.1 母语负迁移
3.2.2 第一外语的影响
3.2.3 目的语的过度类泛化
3.2.4 学习策略的影响
3.2.5 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关于对外汉语趋向动词教学的建议
4.1 对汉语教材编写的建议
4.2 对外汉语趋向动词教学的建议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五年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述评[J]. 汪翔,农友安.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2]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句习得研究[J]. 肖奚强,周文华. 汉语学习. 2009(01)
[3]基于HSK动态语料库的复合趋向补语语法意义研究[J]. 黎小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4]“下来”的句法、语义特点探析[J]. 卢英顺.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5]日本的汉语动趋式研究综述[J]. 铃木裕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01)
[6]日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 杨德峰.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03)
[7]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 陆俭明.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1)
[8]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J]. 王学松. 语言文字应用. 2001(04)
[9]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及分析[J]. 李淑红. 民族教育研究. 2000(04)
[10]中日趋向动词的比较研究[J]. 朱巨器. 上海科技翻译. 2000(03)
本文编号:3567036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原因与研究对象
1.1.1 选题原因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基于问卷调查和语料分析的趋向动词习得情况调查
2.1 关于趋向动词的分类
2.1.1 单纯趋向动词
2.1.2 复合趋向动词
2.2 关于趋向动词的功能
2.2.1 作谓语
2.2.2 作补语
2.3 日本留学生趋向动词使用情况调查
2.3.1 不同水平日本留学生趋向动词使用情况调查
2.3.2 不同趋向动词日本留学生使用情况调查
2.4 小结
第三章 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动词使用的偏误分析
3.1 偏误类型分析
3.1.1 遗漏偏误
3.1.2 错序偏误
3.1.3 误代偏误
3.1.4 误加偏误
3.2 偏误原因的分析
3.2.1 母语负迁移
3.2.2 第一外语的影响
3.2.3 目的语的过度类泛化
3.2.4 学习策略的影响
3.2.5 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关于对外汉语趋向动词教学的建议
4.1 对汉语教材编写的建议
4.2 对外汉语趋向动词教学的建议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五年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述评[J]. 汪翔,农友安.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2]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句习得研究[J]. 肖奚强,周文华. 汉语学习. 2009(01)
[3]基于HSK动态语料库的复合趋向补语语法意义研究[J]. 黎小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4]“下来”的句法、语义特点探析[J]. 卢英顺.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5]日本的汉语动趋式研究综述[J]. 铃木裕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01)
[6]日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 杨德峰.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03)
[7]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 陆俭明.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1)
[8]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J]. 王学松. 语言文字应用. 2001(04)
[9]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及分析[J]. 李淑红. 民族教育研究. 2000(04)
[10]中日趋向动词的比较研究[J]. 朱巨器. 上海科技翻译. 2000(03)
本文编号:3567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6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