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互动视角下的汉语口语评价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4 21:07
  本文基于互动语言学的理念和方法,对汉语口语中用于评价(assessment)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探讨。评价从本质上来说是互动性的,其形式的构建和意义的解读是交际双方合作协调的结果。本文采用动态浮现的语法观和对话互动的实证观,结合会话推进形成的序列语境,探讨语言使用中的交际-社会因素对于评价表达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塑造。汉语口语中的评价表达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表达形式包含带有评价意义的词语,语义透明,属于组合性的评价表达,如形容词谓语句;第二类表达形式组成成分不具有评价意义,但整体上具有评价的解读,比如评注性副词、表达评价立场态度的构式等;而第三类则处于前两者之间,包含评价义词语,兼有语义透明和不透明的部分,具有一定的形式凝固性和意义整体性,比如“A了一点”等包含形容词的语法构式。之前语法研究更加关注以虚词、构式为代表的第二类表达。而本文从“规约化”这一视角出发,将上述三类评价表达都囊括进来。所谓规约化,是指特定的语言形式在使用中逐步获得特定意义或功能的过程。据此,上述三类评价表达可分别归为非规约化评价表达、规约化表达,和半规约化表达。在这一分类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会话语境中评价表达的形式选择和...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互动视角下的汉语口语评价表达研究


DuBois(2007)的立场三角

互动模式,说话人,倾向于,命题内容


图 5. 1 “合着”的表达模式.3.2 信疑倾向“合着”所表达的推测、阐释、总结,都是传信(evidentiality)这一功能的具体表现方,体现着自己对相应事实或认识的确定程度(参看张谊生 2000:56-58);因此“传信”也“合着”在表达评断的同时实现的功能之一。从说话人对于命题内容的态度倾向看,“合”表达的评断意义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倾向——倾向于“信”或倾向于“疑”。我们将其概为“向信”评断与“向疑”评断2。我们发现,“合着”向信评断的用法既可以体现在互动模式中,也可以体现在非互动模中。也就是说,说话人自己认同并确信自己推测、阐释、总结而得出的命题;二者的区别在于推测的来源,前者是互动模式中对方之前的话语,后者则是非互动模式中自己之前的语。分别举例如下:(23)傅明:唉,和平啊,他没向你提什么要求吧?和平:他说他过得很好。也就是,三天没吃东西,八个月没洗澡,不记得上回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动语言学与互动视角的汉语研究[J]. 方梅,李先银,谢心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8(03)
[2]言谈互动视角下的汉语言说类元话语标记[J]. 曹秀玲,杜可风.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2)
[3]现代汉语赞扬义“有”字口语格式的用法及意义获得[J]. 董正存.  语文研究. 2018(01)
[4]句末的情态性重置和重申性再现[J]. 刘探宙.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1)
[5]信据力:“呢”的交互主观性[J]. 完权.  语言科学. 2018(01)
[6]饰句副词及相关篇章问题[J]. 方梅.  汉语学习. 2017(06)
[7]程度评价构式“X没的说”研究[J]. 王晓辉.  语言研究. 2017(04)
[8]汉语(交互)主观性表达的句法位置[J]. 完权.  汉语学习. 2017(03)
[9]互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会话交际的基本单位[J]. 乐耀.  当代语言学. 2017(02)
[10]负面评价表达的规约化[J]. 方梅.  中国语文. 2017(02)

博士论文
[1]汉语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研究[D]. 刘娅琼.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北京方言词“合着”的多角度分析[D]. 刘婷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汉语“着呢”的句法语义特征研究[D]. 孙家鑫.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25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25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