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协同创新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2-02-15 07:08
  近十几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迅速发展,但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教育效果的瓶颈,协同国内外教育、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突破相关主体间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成为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命题。作为促进跨系统合作有效方案的协同创新理论,可以有效整合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要素和相关资源,实施学科协同、体制协同、机构协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汉语教育与目的地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协同,形成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目的地国家本土师资力量,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文章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外现有汉语国际教育师资队伍的文化底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实际教学要求存在矛盾
    (三)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职教师数量不足
    (四)适应跨文化传播需要的优秀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编写者不足
三、以协同创新为取向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设机制
    (一)促进体制协同,构建从小学到大学民族语言文化传统教育培养的创新体系
    (二)加强学科协同,构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共建,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形成开放、多元、创新的国际化视野
    (四)开展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协同合作,努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汉语国际教育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
    (五)增进汉语国际教育与所在国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创新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国际教育的若干问题[J]. 崔希亮.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8(01)
[2]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优化[J]. 孙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02)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 陆俭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2)
[4]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自觉[J]. 唐智芳.  教育评论. 2013(06)
[5]汉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J]. 包文英.  国际汉语教育. 2013(01)
[6]作为修辞问题的国家形象传播[J]. 胡范铸,薛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7]试论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终极目标[J]. 翁颖萍,许希阳.  教育评论. 2009(06)
[8]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 王路江.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02)
[9]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费孝通、李亦园对话录[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6)



本文编号:3626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26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