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语的整体属性对“了 1 ”分布的制约效果
发布时间:2022-02-19 15:43
本文依次描写普通话的非现实谓语、现实性从句、现实性主句里"了1"的分布状况,揭示谓语整体属性的三项语法因素"现实性状况、句法地位、句末助词(话语地位)"如何确立"了1"出现的基本格局。这项考察直接证明普通话"了1"性质上存在"动相补语→助词"的连续统,印证了Fan(2014)据跨方言比较提出的"‘了1’梯度性异质"假设。
【文章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2020,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了1”的分布和语法因素
二 描写角度:三个分布参数
三 谓语的现实性状况:非现实谓语的内部差异
3.1 “了1”的分布细节
(1)完全拒绝“了1”的非现实谓语:
(2)将来情态句用“了1”最受限:
(3)“没VP”用“了1”:
(4)顺序谓语用“了1”较受限:
(5)假设将来句用“了1”较受限:
(6)假设过去句用“了1”较自由:
3.2 谓语的现实性特征
四 谓语的句法地位和话语地位:现实性谓语的内部差异
4.1 谓语的句法地位(句法独立性)
4.2 句末助词的性质(话语独立性)
五 动因假设:“了1”的梯度性异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词尾“了”的时体意义[J]. 林若望. 中国语文. 2017(01)
[2]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 吴福祥. 当代语言学. 2005(03)
[3]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 刘勋宁.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3)
[4]“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 李铁根. 语言研究. 2002(03)
[5]词尾“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 金立鑫.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1)
[6]定语位置上的“了”、“着”、“过”[J]. 李铁根. 世界汉语教学. 1999(03)
[7]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 刘勋宁.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03)
[8]关于补语性词尾“着/Zhe/”和“了/le/”[J]. 木村英树. 语文研究. 1983(02)
本文编号:3633172
【文章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2020,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了1”的分布和语法因素
二 描写角度:三个分布参数
三 谓语的现实性状况:非现实谓语的内部差异
3.1 “了1”的分布细节
(1)完全拒绝“了1”的非现实谓语:
(2)将来情态句用“了1”最受限:
(3)“没VP”用“了1”:
(4)顺序谓语用“了1”较受限:
(5)假设将来句用“了1”较受限:
(6)假设过去句用“了1”较自由:
3.2 谓语的现实性特征
四 谓语的句法地位和话语地位:现实性谓语的内部差异
4.1 谓语的句法地位(句法独立性)
4.2 句末助词的性质(话语独立性)
五 动因假设:“了1”的梯度性异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词尾“了”的时体意义[J]. 林若望. 中国语文. 2017(01)
[2]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 吴福祥. 当代语言学. 2005(03)
[3]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 刘勋宁.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3)
[4]“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 李铁根. 语言研究. 2002(03)
[5]词尾“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 金立鑫.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1)
[6]定语位置上的“了”、“着”、“过”[J]. 李铁根. 世界汉语教学. 1999(03)
[7]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 刘勋宁.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03)
[8]关于补语性词尾“着/Zhe/”和“了/le/”[J]. 木村英树. 语文研究. 1983(02)
本文编号:3633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3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