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可能”和“能性”的名实之辨

发布时间:2022-02-20 07:30
  汉语语法研究中,存在两个相似的表示可能类意义的术语:"可能"和"能性"。"可能"是自然语言中的词语,被选作语法术语已有较长时间,具有一定的理据性;"能性"是人为创造的一个语法术语,近年来使用逐渐增多,该术语的出现和"能"的多义性以及potential一词的汉译有关,目前对"能性"的界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可能"。相较而言,使用"可能"指称此类意义更符合汉语语法研究的传统和习惯。 

【文章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2020,39(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可能
    (一)自然语言中的词语“可能”
    (二)语法研究中的术语“可能”
        1.作为语义类别的“可能”
        2.作为范畴类别的“可能”
二、能性
    (一)“能性”一词的结构
    (二)“能性”一词出现的原因及辨析
        1.“可能”无法涵盖某些意义
        2.助动词“能”具有代表性
        3.受翻译、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三、汉语“可能”范畴的重新界定
    (一)“可能”表示的情态意义接近于事物性质
    (二)可能范畴和西方情态理论中的“可能”不完全重合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能性述补结构琐议[J]. 吴福祥.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05)
[2]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02(01)
[3]关于能性补语式中的语素“得”[J]. 李晓琪.  语文研究. 1985(04)
[4]可能补语用法的研究[J]. 刘月华.  中国语文. 1980 (04)
[5]句子分析漫谈[J]. 胡附,文炼.  中国语文. 1982 (03)



本文编号:3634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34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a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