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学习者视角下的国际中文慕课建设:一种比较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2-07-20 12:29
  本研究从学习者视角出发,采集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815门国家精品课程的学习者评价文本,基于Word2Vec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文本挖掘,并结合质性解读的方法,挖掘和分析学习者对慕课的共性认识。经比较分析,本研究对当前国际中文慕课建设提出建议: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着力实现用户界面、学习内容与教学模式的"三个友好";国际中文教师需致力于成为在线上与线下教学场域之间灵活切换的多面手;通过系统设置与环节把控确保课程互动的充分实现;建设更多类似于"中文联盟"的中国语言与文化数字化国际传播平台,打造优质国际中文慕课群,形成集群效应。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数据来源
    2.2分析方法
三、数据分析与比较讨论
    3.1数据分析
    3.2比较讨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认识[J]. 郑艳群.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7(04)
[2]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内涵、发展及影响因素[J]. 刘斌,张文兰,江毓君.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0)
[3]汉语慕课课程个案研究[J]. 王添淼,裴伯杰.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2)
[4]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规划与教学机制初探[J]. 刘永权,张铁道.  中国远程教育. 2013(04)
[5]区域认证中的学生评价:“奉子成婚”抑或“天作之合”?——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郭芳芳,史静寰.  外国教育研究. 2012(10)



本文编号:3664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64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7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