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红、黄、蓝三类颜色词考释
发布时间:2017-05-15 04:06
本文关键词:汉语红、黄、蓝三类颜色词考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甲骨卜辞、《诗经》、《楚辞》、《庄子》、《孟子》、《论语》、《吕氏春秋》、《全唐诗》、《花间集》、《全宋词》、《元曲》、《鲁迅全集》等代表性的文献为基础语料,用传统语言学、现代文化语言学和语义学的观点和方法,考察了汉语三个原色词——红、黄、蓝的原始意义、本义、引申义、语法功能和文化内涵,探讨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情形。同时以这三个词为主线,采用归类、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与它们关系密切的相近或相同的颜色词也进行了研究。文中较全面较系统地描写了汉语颜色词的发展轨迹,揭示了其演变的一些规律,主要表现为: 1.汉语颜色词越来越丰富,分工越来越精细,在原色词的基础上,新的颜色词逐渐产生; 2.早期的颜色词词义由较具体的原始义转变为较抽象的本义或引申义,由名物性向描摹性转化,意义单纯化;同一系列的颜色词意义联系密切; 3.由单音节词向多音节词发展,由单纯词向合成词演变,构词方式灵活多样; 4.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象。 颜色词在汉民族语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丰富和发展也体现了语言功能的进步和表现力的提高。作为视觉感受的颜色词,它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形成了汉民族特有的色彩文化,因此,研究颜色词对研究民族语言和历史文化都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原色词 红 黄 蓝 词义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1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一 “红”类颜色词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9-28
- (一) 红9-17
- (二) 朱17-19
- (三) 赤19-22
- (四) 绛22-23
- (五) 丹23-24
- (六) 绯24-25
- (七) 紫25-27
- (八) 赭27-28
- 二 黄类颜色词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28-34
- (一) 黄28-31
- (二) 缃31-32
- (三) 缇32
- (四) 橙32
- (五) 金32-34
- 三 蓝类颜色词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34-43
- (一) 蓝34-35
- (二) 绿35-36
- (三) 青36-39
- (四) 苍39-40
- (五) 翠40-41
- (六) 黛41
- (七) 碧41-43
- 四 结论43-47
- 参考资料47-49
- 后记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兰;;魏晋颜色词的界定及其分类[J];群文天地;2011年21期
2 郭小军;邱琴;;不同人格影响颜色联系词的归类和词性判定的实验研究[J];心理研究;2013年04期
3 张余乐;;杜诗中颜色词语义的文化认知[J];中国报业;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琦;中日色彩词语对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柳杨;跨文化视角中汉越颜色词的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邱桂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祁国江;俄汉语颜色形容词固定词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席红英;蒙汉语色彩词“白”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的对比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强利苗;语料库视野下的现代汉语核心颜色词义项分布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郑知敏;“红/黑+X”偏正结构的整合及其不对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媛;汉代盛器类漆器颜色审美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汉语红、黄、蓝三类颜色词考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