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V得/不过来”与“V得/不过去”及其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4 03:05
  本文选取了两组意义相对的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过来”和“V得/不过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结合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以及语法化、主观化等理论,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运用描写和解释、归纳和分析、个体描写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个结构进行语法上的共性和不对称的深入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选择该研究课题的意义,阐述与该课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对研究该课题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进行列举,并对论文的语料来源作出了说明。第二章主要对“V得/不过来”的语法共性和不对称语法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对“V得/不过来”中的变量“V”进行统计和分类,并进一步研究由于“V”的变化对整个结构表达所造成的影响。接着对“V得/不过来”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语用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归纳出肯定式“V得过来”与否定式“V不过来”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的共性和不对称现象。再次,对肯定式和否定式表现出的不对称现象做出一定的分析与解释。第三章主要是研究“V得/不过去”的语法共性和不对称语法特征。首先对能进入该结构中的变量成分“V”进行统计和归类,并且根据“V”的变化以及“过去”语义...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V得/不C”与“能VC”的研究现状
        1.2.2 与“过来”、“过去”相关结构的研究现状
        1.2.3 “V得/不C”中“得”“不”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1.3.2 语料来源
第2章 “V得/不过来”的语法共性和不对称分析
    2.1 “V得/不过来”的变量成分“V”及其语法意义
    2.2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过来”的句法分析
        2.2.1 作谓语及其同现成分
        2.2.2 作定语
        2.2.3 作独立分句
        2.2.4 主语分析
    2.3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过来”的语义分析
        2.3.1 格式意义
        2.3.2 语义类别
        2.3.3 类属意义
    2.4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过来”的语用分析
        2.4.1 话题与述题
        2.4.2 表达重心和焦点
        2.4.3 “V”的强调表达
    2.5 “V得过来”与“V不过来”的不对称分析
        2.5.1 话语交际中“V”使用频率的不对称
        2.5.2 充当句法成分的不对称
        2.5.3 “V不过来N”的变式“V不过N来”
        2.5.4 对句类选择的不对称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V得/不过去”的语法共性与不对称分析
    3.1 “V得/不过去”的变量成分“V”及其语法意义
    3.2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过去”的句法分析
        3.2.1 充当句法成分
        3.2.2 主语分析
    3.3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过去”的语义分析
        3.3.1 格式意义
        3.3.2 类属意义
    3.4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过来”的语用分析
        3.4.1 话题与述题
        3.4.2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过来”句的表达重心和焦点
        3.4.3 “V得/不过去”句的强调表达
    3.5 “V得过去”与“V不过去”的不过对称分析
        3.5.1 句法成分的不对称
        3.5.2 话语交际中“V”使用频率的不对称分析
        3.5.3 对句类选择的不对称分析
        3.5.4 “V不过去N”的变式“V不过N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V得/不过来”与“V得/不过去”的比较研究
    4.1 “V得/不过来”与“V得/不过去”语义选择的差异
    4.2 “V得/不过来”与“V得/不过去”的历时演变差异
        4.2.1 “过来”的历时演变
        4.2.2 “V得/不过来”的历时演变
        4.2.3 “过去”的历时演变
        4.2.4 “V得/不过去”的历时演变
        4.2.5 演变差异
    4.3 “V得不过来”与“V得不过去”的同义表达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本文主要内容
    5.2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18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918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