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就X”格式的句法、语义及语用考察
发布时间:2017-05-31 12:12
本文关键词:“X就X”格式的句法、语义及语用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X就X”格式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口语化的格式。本文采用句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X就X”格式进行了全面考察,对“X就X”格式源信息的寻找途径及格式传达的新信息和源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力图较好的实践“描写——解释——总结规律”的思路,,同时勾勒了格式的语法化过程。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考察“X就X”格式的静态语用类型时,指出其语用功能主要是用于表达说话人的一种态度、看法、观点或意愿,指出这些语用类型构成了一个主观认同的连续统,表达了多种多样的“说话人意义”。 考察格式源信息的寻找途径时,发现“X就X”格式是个不自足的格式,需要增加后续信息才能表达完整的语义。指出格式的前X和后X部分传达的分别是旧信息和新信息,信息动力传达模式遵循了“末端中心原则或尾心原则”。源信息则一定是先于“X就X”格式出现,源信息凸显时,其与新信息直接关联,源信息隐现时,其与新信息间接关联。 最后对格式的语法化进行考察时发现,“X就X”语法化的动因是语言的象似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相互竞争,象似性原则逐渐让位于经济性原则的结果。
【关键词】:“X就X”格式 语义 语用 源信息 语法化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录6-9
- 第一章 前言9-13
- 1.1 选题原因9-10
- 1.2 本文讨论的范围10
- 1.3 研究现状10-11
- 1.4 本文使用的语料11-12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X就 X”格式中“X”的构成及句法功能13-22
- 2.1 “X”的构成类型13-16
- 2.1.1 谓词性词语13-15
- 2.1.2 体词性词语15-16
- 2.2 构成“X”的各小类出现频率及分布统计16-18
- 2.3 “X就X”格式的音节限制18-19
- 2.4 “X就X”格式的句法功能19-22
- 2.4.1 充当复句的分句19-20
- 2.4.2 充当单句句法成分20
- 2.4.3 单独成句20-22
- 第三章 “X就 X”格式的语义类型22-28
- 3.1 未然事实22-27
- 3.1.1 将要发生式22-25
- 3.1.2 结果式25-26
- 3.1.3 推论式26-27
- 3.2 既然事实27-28
- 第四章 “X就 X”格式的语用类型28-32
- 4.1 关于语用意义的理论28-29
- 4.2 “X就 X”格式的语用类型29-32
- 4.2.1 表示确定、强调29
- 4.2.2 表示同意、欣然接受29
- 4.2.3 表示可以容忍、勉强接受29-30
- 4.2.4 表示无所谓30
- 4.2.5 表示中立30
- 4.2.6 表示不甘示弱30-31
- 4.2.7 表示不以为然31-32
- 第五章 寻找源信息的途径32-46
- 5.1 格式的不自足性32
- 5.2 “X就 X”格式的补足句32-35
- 5.2.1 补足句在前33-34
- 5.2.2 补足句在后34-35
- 5.3 源信息和新信息的关系35-46
- 5.3.1 源信息凸显,源信息和新信息直接关联36-42
- 5.3.2 源信息隐现,源信息和新信息间接关联42-46
- 第六章 “X就 X”格式的语法化46-59
- 6.1 关于语法化46
- 6.2 “X就 X”格式历代呈现频率统计46-48
- 6.3 “X就 X”格式的历时考察48-51
- 6.3.1 明代48-49
- 6.3.2 清代49-50
- 6.3.3 民国时代50
- 6.3.4 现代50-51
- 6.3.5 当代51
- 6.4 “X就 X”格式的语义虚化轨迹51-54
- 6.4.1 前X与后X是两个事件,前X重在叙述事实52
- 6.4.2 前X与后X的事件性界限模糊,前X重在凸显意愿52-54
- 6.4.3 前X已无事件性,完全成为后 X的背衬成分54
- 6.5 “X就 X”格式的语法化特征54-56
- 6.5.1 格式的结构逐渐凝固紧凑55
- 6.5.2 前X的意义逐渐虚化55
- 6.5.3 格式的语音重点逐渐后移55
- 6.5.4 格式的隐性信息逐渐增多55-56
- 6.6 “X就X”格式的语法化动因56-59
- 6.6.1 象似性原则56-57
- 6.6.2 经济性原则57-59
- 第七章 结论59-61
- 7.1 全文要点59-60
- 7.2 有待改进之处60-61
- 注释61-63
- 参考文献63-65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65-66
- 后记6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焕丽;;试析“A就A”结构式的情感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吴春相;田洁;;回声拷贝式的“慨允”义和修辞动因[J];修辞学习;2009年03期
3 田洁;;形容词回声拷贝“A就A”的构式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天雪;话语成分句末重复现象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莉莉;现代汉语同语式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钱永芬;“VX就X”格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游淑娟;“半A半B”格式的认知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6 吴金友;现代汉语“说X就X”格式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崔知慧;外国人学习汉语副词“就”的偏误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8 覃勇超;现代汉语“X就是X”格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岳t
本文编号:409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40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