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语言学刍议——兼论语言的张力与弹性
本文关键词:艺术语言学刍议——兼论语言的张力与弹性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语言学 语境 语言“变异” 语言张力 语言弹性
【摘要】:中国语言学由于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影响,很长时间都无法跳出"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藩篱,主要以语言的"结构形式与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使语言研究陷入公式化、程式化的尴尬境地。语言学崭新的分支——艺术语言学解释了源于说话者内心世界、满载美感信息的非规范化言语形式,从而弥补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不足。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艺术语言学 语境 语言“变异” 语言张力 语言弹性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主义、形式主义语言学研究拘囿于描写、解释语言的内部结构,如语音、词汇、语法等。它们证明了语言具有客观性、逻辑性;并且为了研究方便,研究者们拟定了“语言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自足的系统”。但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语言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其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国光;;概念体系和词汇体系[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2 骆小所;艺术语言与艺术语言学[J];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孙汝建;社会心理语言学构想[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 骆小所;艺术语言学:哲学的反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戴庆厦,杨丽姣;艺术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与完善——评骆小所新著《艺术语言再探索》[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4期
6 许力生;;语言学研究的语境理论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庆山;;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2 樊莉囡;;论顺应性语境构建与元语用意识凸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卢凤鹏;;《说文》部首语义结构特点及其认知特征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4 朱永明;;信息化图像时代的视觉编码与修辞[J];包装工程;2010年08期
5 骆小所;太琼娥;;艺术语言的主体行为解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太琼娥;;艺术语言:审美化的言语形式[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樊莉囡;于桂敏;;基于U-I生成语境的基础英语交际法教学模式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王丽群;;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移位与认知理解[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周维;;美难而不难对于美——庄子的“天籁”说及其美学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刘辰;刘欣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阿拉伯语语篇分析及阅读技能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家珍;;谈文学语言信息的传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吴峥嵘;《左传》索取、给予、接受义类词汇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子;言语交际的关联优选模式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7 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何爱晶;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周琳娜;清代新词新义位发展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动态语境分析阅读模式的一项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涵宜;语境理论在研究生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3 宁菁;语境视野中的礼仪文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薛龙翠;《美国联邦宪法》(1787)与《联合国宪章》中的语态对比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帆;近十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的语篇衔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杨序暄;论期刊语境[D];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
7 张亚萍;中英文书评语篇结构对比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芳;《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形容词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余成林;毛泽东诗词的艺术语言特点及其美学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任小燕;南京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骆小所;艺术语言:有意味的言语形式[J];修辞学习;2000年04期
2 孙汝建;;跨出系统:艺术语言的创建——评骆小所新著《艺术语言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3 骆小所;艺术语言: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骆小所;艺术语言:情感的个性化[J];学术探索;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廷虎;《汉语语境学概论》序[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丁世洁;讯问中语境创设的三个层级[J];修辞学习;1999年05期
3 白解红;语境与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4 陈顺黎;试论语境及其制约下的译文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张兴;;语境与汉语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方绪军;“P倒P”和“P倒不/没P”[J];汉语学习;2004年01期
7 任福洪;试论语境的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盛若菁;比喻与语境的操控[J];修辞学习;2004年03期
9 陈淑萍;试论电视广告语言的语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朱文飞;论语境对词义的阐释功能[J];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承弼;;语境分类及其作用的初步探索(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徐英;;新闻翻译中的框架重构问题[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3 阎德早;方瑛;;试论汉外成语词典的设例与语境[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陈艳林;;“差一点(没)VP”的歧义原因与分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邱凯端;;英汉广告语言特性与广告图文隐喻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谢朝群;;什么是互动语言学?[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晓东;;“交费”与“缴费”[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子荣;;论普遍语用学的“四个世界”——兼与修辞学的“四个世界”比较[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9 陆少兵;;法庭语境中预设的心理认知[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马红妹;王挺;陈火旺;;汉英机器翻译中语境知识的表示与应用[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警惕语境翻译中的“偷梁换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孙琴;谈汉语教学中举例的趣味性[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 施旭;究竟什么是“话语”和“话语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居延安邋宋怀强 吴洪林;跨语沟通: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跨世纪话题[N];文汇报;2007年
5 著名作家 王蒙邋崔丹丹 陈晓春 整理;语言的功能和陷阱[N];新华日报;2008年
6 闫廷亮;古代“万岁”一词含义的演变[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郭贵春;语义分析方法论的核心及其战略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郑巧;台湾“族语保护”成效知多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张国功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重构:逻辑起点的重立与内涵构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北京大学教授 陈晓明;现在是贫嘴张大民们享用语言的时候了[N];社会科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刘强;先设消解机制的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戴晓雪;汉语称呼中的“代位”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尉万传;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盛若菁;基于语义的比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海庆;语篇连贯:言语行为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雒自清;语义块类型、构成及变换的分析与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9 徐健;衔接、语篇组织和连贯[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秋兰;中国教育背景下的语境与外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强;外交委婉语的语用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罗莹;从序列模式看语境在口译中的作用[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仇如慧;语境的层级性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D];广西大学;2003年
5 孙世明;语境语法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曲菁菁;语境与话语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婷婷;从信息语用学角度论翻译中语境对语义的制约[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耕科;论翻译是语境中语篇连贯的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俊丽;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动态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沈红红;留学生“住”作结果补语的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53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5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