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形式动词的功能
本文关键词:也谈形式动词的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形式动词 名动包含 虚化 指称性 口语和书面语
【摘要】:从"名动分立"出发来说明汉语形式动词的功能遇到诸多问题,包括前后矛盾、循环论证、缺乏内在联系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摆脱印欧语的眼光,确立汉语"名动包含"的名动关系,按名词向动词"虚化"的程度不同将形式动词的功能确定为"增强谓语的陈述性和宾语的指称性"。这个功能定位简单统一,不仅能解决存在的问题,还能解释许多相关的现象。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形式动词 名动包含 虚化 指称性 口语和书面语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1.已有的研究形式动词也叫虚化动词,指只在现代汉语书面语里出现的少数几个及物动词“进行、加以、给予、给以、予以、作”等(朱德熙,1985)。这些动词原来的词汇意义已经明显地弱化,去掉并不影响原句的意思。例如:(1)他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进行)调查。关于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安平;介词“问”的产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王兴才;;“见”字指代意义探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曾卫军;;人称代词的虚化及其语法化解释[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郭莉琳;;试探语助词“看”的语法化[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李衍妮;吕芹;;《老残游记》中“将”的用法[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袁向荣;;汉语语法轻声初探[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朱霞;;“有”字的虚化历程[J];语文学刊;2008年20期
8 时昌桂;;量词“替”的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张艳;于秀;;汉语实词“老”的语法化过程考察[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1期
10 金宝翠;;论结构助词“得”的产生[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栗振复;;论满语无副动词[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2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3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释义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周莉;现代汉语“别说”的语义、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万莹;相似介词“X”与“X着/了”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金花;中古汉语时间介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怀成;现代汉语动词指称化的层级分布及其类型学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群尔;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裘洁;基于语料库的形式动词研究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1年
3 周媛媛;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许赛群;潜在名词后缀“族”的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初玉;“NP+一M”及其对比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翟秋霞;“V成”的句法语义分析及“成”的虚化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义英;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修饰语及宾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李庆;“小”的语义演变及其搭配组合[D];暨南大学;2012年
9 李晓倩;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中虚化动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叶华利;《直说通略》的介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94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9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