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6版多项并置释义中并置项的排序规则

发布时间:2017-09-03 01:17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6版多项并置释义中并置项的排序规则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 多项并置释义 并置项 排序


【摘要】:文章考察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6版三大类实词释义中的多项并置释义,说明此类释义是由多个因素驱动的,与此对应,驱动并置项排序的因素也很复杂,常见的因素包括并置项表达的意义的义频、释词的词频、并置项释义功能的重要性、象似性原则、括注的位置等。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多项并置释义 并置项 排序
【分类号】:H164
【正文快照】: 多项并置释义,即一个义位的释义语言包含多个并置在一起的释义成分(以下简称“并置项”)。以《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5版为例[1]:火炽形旺盛;热闹;紧张②奋争动奋力争取;奋力斗争这类释义绝大多数是以分号将并置项隔开,但也有一小部分用逗号隔开同一个义位释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符淮青;词的释义方式剖析(下)[J];辞书研究;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现代汉语词典》中“珥”的释义和收词问题商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刘桂芳;杨晓敏;;对义素分析及其困惑的几点言说[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3 马海江;杨超;;辞典学名称探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4 颜红菊;;复合词语义成分的符号实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卢润祥;释义十要[J];辞书研究;1997年01期

6 丰逢奉;辞书园圃的辛勤园丁──祝贺《辞书研究》创刊20周年[J];辞书研究;1999年03期

7 苏宝荣;“隐喻”认知、词义变化与辞书释义[J];辞书研究;2004年01期

8 李尔钢;;兼类词的义项设置和词性标注问题[J];辞书研究;2006年03期

9 李德俊;;完全对等、零对等的考察与汉英双语词典研编——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辞书研究;2009年02期

10 武建宇;宋文辉;;辞书元语言的建构原则[J];辞书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婷玉;;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吴哲;;从多义词的义项切分看语义理论在词典释义中的应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安华林;;关于汉语释义基元词的界定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温昌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释义问题的修订[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安华林;;汉语语文词典编纂的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顺美;《老乞大》《朴通事》常用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杨霞;初期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肖珊;基于概念语义的言说动词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曾令香;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傅海燕;《黄帝内经》首见医学词汇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9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2 邢国飞;《文选》诗歌词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艳艳;动词“打+N”的语义语法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彦;《说文解字》的字典性质及其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6 马福梅;“黄”与语素“黄”参构的词语: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付君;《韩非子》单音节反义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朱金平;《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双音节形容词释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金培;词语的模糊性在政论语体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晓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状态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苏华;关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疑误[J];中国图书评论;1997年11期

2 林仪辉;妙在“杀”字[J];咬文嚼字;2004年05期

3 石勇;能说“拾级而下”吗?[J];阅读与写作;2005年03期

4 温昌衍;;《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处理上的几个问题[J];语言科学;2005年04期

5 苏新春;林进展;;普通话音节数及载字量的统计分析——基于《现代汉语词典》注音材料[J];中国语文;2006年03期

6 曹国安;;《现汉》中的AABB式词语[J];辞书研究;2007年03期

7 应雨田;;对《现代汉语词典》所认定的某些比喻义的质疑[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赵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惯用语释义描写及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3期

9 郎桂青;极易读错的几个字[J];汉语学习;1988年02期

10 ;白璧微瑕——略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的错误[J];新闻出版交流;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敬体;;语词兼释,小题大做——谈《现代汉语词典》的一种特殊的释词方式[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2 晁继周;;我国第一部规范性语文词典——《现代汉语词典》[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3 周荐;;从词长看词典语汇单位的确定[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4 余桂林;;《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四字词修订的计量分析[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5 王楠;;《现代汉语词典》同形词目分析[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6 苏新春;黄启庆;;新词语的成熟与规范词典的选录标准——谈《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的“附录新词”[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伟;;汉语词典编辑系统——基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需求开发的词典编辑软件[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万起;;谈词书的修订问题——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出版谈起[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9 韩淑红;吴远庆;;《现代汉语词典》一、五版英源外来词语对比考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白云;苏新春;;《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对新词语的释义问题初探——对“附录新语新义”计量研究之一[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志红;《现代汉语词典》与时俱进[N];文学报;2002年

2 曲志红 沈路涛;《现代汉语词典》补新词赶新潮[N];检察日报;2002年

3 记者 计亚男、邢宇皓;《现代汉语词典》有了汉英双语版[N];光明日报;2003年

4 红娟;《现代汉语词典》二○○二年增补本“出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慕毅飞;“愿景”:在交流中沟通[N];重庆日报;2005年

6 记者卢新宁;《现代汉语词典》推出2002年增补本[N];人民日报;2002年

7 任珊;规范使用“善”和“擅”[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8 钱乃荣;请让方言继续存在[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于虹;关注字母词在中文中的渗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刘慧英;关于“荫”的读音(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莉;现代汉语多义词新探[D];山东大学;2005年

2 胡丽珍;《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吴汉江;汉语物象词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道娟;《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本动词、名词、形容词同一义项释义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2 印成姬;《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与此同时1996年版词义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杜元敏;《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惯用语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丛琳;《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动词释义括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孟杰;《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感情色彩词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付晓雯;《现代汉语词典》异体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杰;《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成语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解正明;《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括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慧;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组与词共存现象及词组词汇化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孙国秀;《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来词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2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82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