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方言:民间叙事的表现范式——兼及训诂向度的考量

发布时间:2017-09-03 00:11

  本文关键词:方言:民间叙事的表现范式——兼及训诂向度的考量


  更多相关文章: 方言 民间叙事 风物传说


【摘要】:运用口头方言是民间叙事生活属性最重要的表现范式,方言是民间场域中广大民众所使用的生活语言,是融于生活情境的可操作层面的实在的言语,亦即说话。理解和研究民间叙事,关键是理解和研究各地民间叙事的话语形式。民间叙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方言,民间叙事的呈现方式和表现范式是处于"发音"状态的"方言"。对于民间叙事而言,方言绝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或载体,是方言构建了民间叙事本身及其文化场域并凸显了民间叙事的生活属性。在民间场域和生活情境中考量和研究民间叙事,首要的是熟悉并理解当地的方言和文化传统。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方言 民间叙事 风物传说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传说故事是“口传的历史”,其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历史记忆”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它与“书写的历史”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的,虽然对立,但二者之间又形成了互补。民间传说故事作为一种“虚构的真实”,已经进入到了后现代史学的视域之中。“民间故事和传说,可说是人们的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万建中;;20世纪中国故事学:发现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万建中;民间文学的再认识[J];民俗研究;2004年03期

3 万建中;寻求民间叙事[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浓水;;《聊斋志异》涉海小说对中国古代海洋叙事传统的继承和超越[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宋瑞彩;;论《论语·先进》侍坐章中的小说因素[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吴文薇;寻求中西叙事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关于建构中国当代叙事学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8 乔根;;论《儒林外史》的叙事时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邹群燕;论《剪灯新话》的艺术特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蒋星梅;;侗族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童庆炳;;重建·隐喻·哲学意味——历史文学作品三层面[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陈丽琴;;西林民间艺术生态探论[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段军;耿光华;;动静相和 道技相谐——论“三言”的叙事结构[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8 李桂奎;;《水浒传》的“财欲”叙事及其结构形态[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田茂军;陈蓉;;论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伟生;;《涉江》“溆浦”研究平议[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岳佳宁;端木蕻良长篇小说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6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苗菊;《世说新语》与《儒林外史》之叙事共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陈芳;《越策越开心》语言艺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和慧芳;屈赋自传性文本的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引言[J];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02期

2 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J];民俗研究;2003年01期

3 陈玉平;“灰姑娘”角色的成年礼内涵——对“灰姑娘型”故事的一种解读[J];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01期

4 杰克·古迪,户晓辉;从口头到书面:故事讲述中的人类学突破[J];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03期

5 李福清;中国小说与民间文学关系[J];民族艺术;1999年04期

6 万建中;民俗的力量与政府权力[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坚强;;再论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意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上官政洪;;炼狱狂欢:张炜的民间叙事透视[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木易;民间叙事文学发展的里程碑──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北京学术研讨会侧记[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4 董乃斌;民间故事与古代小说[J];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04期

5 董晓萍;;想家(下)——社会组织(二)[J];文史知识;2000年08期

6 彭勤;;民间叙事中巧女形象的道德意蕴[J];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杨林琳;;生活的一面镜子——孙春平中短篇小说特色[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8 贺学君;千古歌吟的中华民间叙事诗[J];中国民族;2001年03期

9 程蔷;;中国古代得宝故事(上)[J];文史知识;2002年08期

10 董乃斌;;诸朝正史中的小说与民间叙事[J];文学评论;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后殖民视野中的方言电视剧[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建莉;;内蒙古凉城方言中的古语词选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汪启明;;中上古蜀语与相邻方言的接触[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王莉;崔效义;李敬阳;冯祖yN;;方言性伪装语音的声学特征研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PrPr;;湘语祁阳方言中塞音声学性质的几个观察[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江道昒;;我县方言与推广普通话[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利慧;;民间叙事的表演——以兄妹婚神话的口头表演为例,兼谈中国民间叙事研究的方法问题[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8 陈海伦;;基于声调的方言识别法构想[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9 李荣宝;陈素梅;李光泽;王幼琨;;方言对儿童标准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张程;曹文;;阜新方言单字调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章安 通讯员 g,

本文编号:781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81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e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