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隐喻发生的思维路径

发布时间:2017-09-04 11:07

  本文关键词:隐喻发生的思维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隐喻发生 类比 聚敛思维 发散思维


【摘要】:隐喻为何发生和如何发生是隐喻认知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隐喻的认知思维本质表明,从思维视角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是探索隐喻发生规律的根本方法。研究发现:隐喻发生体现出人类认知的自然属性;以体验和经验为基础的聚敛思维、发散思维及其共同作用构成隐喻发生的基本思维路径。隐喻发生的思维路径研究也为深入解读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隐喻发生 类比 聚敛思维 发散思维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1SJB740014)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是认知的无意识性、心智的体验性和思维的隐喻性[1]。梳理三者间的关系可见,无意识性是思维表象,体验性构成思维的物质基础,隐喻性是思维的内在机制。换言之,三原则互为依托,指向一致,聚焦思维,即隐喻性思维。由此推断,隐喻性思维应该成为认知语言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洪刚;关于隐喻理论的误读与批判——也论“隐喻是天才的标志”[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4期

2 朱瑞青;;概念隐喻视域下《周易》和《圣经》生态观念对比[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王文斌;;论隐喻构建中的主体作用[J];外语研究;2007年05期

4 马玉蕾,房红梅;类比和隐喻[J];外语学刊;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洪刚;外语教学中引入隐喻对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与思维模式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翠;李晓红;;浅析隐喻的显式和隐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俞天鹏;;从原始狩猎巫仪主要元素看傩的史前遗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杜洪波;胡晓;;以身体部位隐喻为例论隐喻的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徐庆年;青年钱钟书与西方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周良平;从原始思维看《诗经》兴体诗的文化底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蒋道华;英汉隐喻语用操作对比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云;崔娟娟;;认知隐喻及其判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张晓红;;“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Ⅰ)——面对许霆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刘先宽;孙若红;;网络交流语的隐喻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徐超;毕玉德;;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韩国语隐喻知识库构建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6 ;An Overview of Metaphor Research[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7 袁娟;;隐喻认知推理机制的受制变量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杜疆;;试论归纳问题及波普尔的解决方案[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10 邱凯端;;英汉广告语言特性与广告图文隐喻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瑾;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德美;球赛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贺;汉语歌词中隐喻应用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正东;中国摔跤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朱莹;旅游宣传手册翻译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表达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高皓s,

本文编号:791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1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6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