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浅析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相互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04 16:46

  本文关键词:浅析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相互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文学 本土文学 电影文学 文化意象 相互关系


【摘要】:电影文学作为翻译文学的一部分,既承载了翻译文学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电影翻译的目的在于搭建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使原作与目的译语观众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同时由于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原作与译文之间的障碍无法避免,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象,做出合理恰当的处理,并从多元包容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关系,在当今全球化体系背景之下求得共同的发展与繁荣。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
【关键词】翻译文学 本土文学 电影文学 文化意象 相互关系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体系的背景之下,国际文化交流呈现出日益繁荣的趋势,而电影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也越来越受到各国青睐。随着中国电影与外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断交流融合,电影翻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外国电影的翻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为我们了解异域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霞;;从审美情趣看英文电影对白的翻译[J];电影文学;2007年13期

2 薛正花;;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J];电影文学;2012年24期

3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长缨;电影对白配音翻译最佳关联的实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利艾;;从目的论析电影字幕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黄琳;;中文电影片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张爱红;;从语域角度看《当幸福来敲门》的字幕汉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5 王莹;;从观众因素看影视翻译的标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杨森;;华语电影的英文字幕翻译——以电影《风声》为例[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赵晶;;英美情景喜剧字幕翻译浅谈[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叶敏;;译制片中文化缺省的翻译[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赵速梅;陈阳;;电影配音翻译的本土化特色——美国电影《加菲猫1》的个案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吴婷;邱春光;;从《傲慢与偏见》看影视翻译对影片成功之影响[J];长城;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瑶;;A Review o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李宁;;从“Friends”的中文字幕翻译浅谈英文影视作品对白的翻译原则[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慧贞;;从动态对等角度试析电影《功夫》对白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敏;;论外国影片的字幕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敏;;从近年华语影片字幕翻译看异化与归化的统一[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喜华;;中文记录片解说词英译中的适应和选择[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伍雪菲;;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影视字幕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8 陈思思;;基于语料库的字幕翻译归异化现象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3年语言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苗琛琛;;从目的论看电影《暮光之城》的字幕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存英;;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角度看《一代宗师》字幕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建平;翻译中价值组合体的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董海雅;情景喜剧幽默翻译的多元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卓;从脚本理论看《木兰》的字幕翻译[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佳;影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向:以美剧《老友记》情感文化翻译为例[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梁小栋;论电影字幕中的粗话翻译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娜;从叙事学角度看记录片字幕的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路洁;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与电影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6 宁阿拉塔;汉文影视蒙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楠;目的论指导下的汉语电影字幕翻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冰;动态对等理论在英语影片字幕翻译中的运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明娥;华语电影字幕的英译探索:功能与交际的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彭丹;关联理论视角下《音乐之声》字幕与配音翻译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年01期

3 赵春梅;论译制片翻译中的四对主要矛盾[J];中国翻译;2002年04期

4 陆洋;视觉文化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定天,张晔明;黑龙江翻译文学50年[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佘协斌;澄清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中的几个概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3 刘琳;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4 刘琳文;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J];文学遗产;2004年04期

5 张琳琳;;翻译文学的性质与归属[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5期

6 胡德侠;包通法;;翻译文学的经典化[J];中国市场;2009年48期

7 呼格吉勒图;;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之比较[J];集宁师专学报;2010年03期

8 周薇;;翻译文学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以林译小说为例[J];长城;2011年04期

9 宋炳辉;汉语资源的清理与现代翻译文学[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曹鹏;赵艳丽;;网络时代的翻译文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翎;;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以清末闽籍翻译家严复、林纾译作探析其解释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寒山诗在美国的经典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涂兵兰;;翻译文学的俗化与消费接受[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于润琦;;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敏慧;;从文化身份的改变看文化的强势与弱势——以《丈夫》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马丁·嵇穆;;满洲文学述略[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8 吴建;;从文学翻译中错位文化意象的处理谈起:翻译文学一定要保留“洋装”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骆贤凤;;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骆贤凤;;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程梦瑶;重新审视翻译文学的功能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刘锋;世界需要翻译文学[N];文艺报;2011年

3 张联;翻译文学呼唤批评[N];人民日报;2004年

4 张新颖;翻译文学的位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蓝洱海;翻译文学不能承受劣译之害[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玉梅;中国书如何打破英美出版“天花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秦弓;应该重视翻译文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乐黛云;中国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新开拓[N];文艺报;2006年

9 樊国安;翻译文学研究新成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刘卫红;回望近代文学翻译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高志强;《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文学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琴;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

7 林作帅;论上海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张力与对话(1843-1919)[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杜慧敏;文本译介、文化相遇与文学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9 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金宰民;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批评试论[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隽南;1978年后上海翻译文学出版的变迁与特色[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阿曼古丽·衣明;从翻译文学视角研究翻译家托乎提·巴克[D];喀什师范学院;2010年

3 彭玉林;“五四”前后翻译文学对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包桂英;蒙古文翻译文学出版物及其文化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杨胜强;从曾朴看翻译文学的创作和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明树杰;试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聂兰;西南联大的翻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庞莉芹;“文协”的翻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狄东睿;从多元系统视角看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陈宇航;译介、欧化与国化——20世纪20年代初翻译文学进入中学国语教科书的进程及其作用[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92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2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5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