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叙事结构的评价韵律与多模态叙事语篇的交际功能

发布时间:2017-09-04 23:01

  本文关键词:叙事结构的评价韵律与多模态叙事语篇的交际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评价韵律 叙事结构 活动目标 语篇机制 多模态叙事语篇的交际功能


【摘要】:评价意义可以超越语篇微观结构,在语篇宏观结构如叙事结构中形成韵律。根据元功能假说,叙事结构中,评价意义在概念元功能维度的活动目标中断与目标实现的交替支配下,在移情介入和预期介入的语篇机制作用下,基于叙事阶段和语篇片段编织中性、正面、负面情感意义交替更迭的波形韵律模式。电视广告语篇在叙事结构融合产品、归化产品效果和移情介入、预期介入两种语篇机制作用下,由语言与视觉图像在语篇片段中共同构建产品或者服务引发改变的宏观评价韵律,实现其劝说功能。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关键词】评价韵律 叙事结构 活动目标 语篇机制 多模态叙事语篇的交际功能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科技话语逻辑语法隐喻实证研究”( 10YJC740025)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历时语料库的科技语篇跨符号隐喻研究”( 12WYB014) 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1 评价韵律与叙事结构 根据 Halliday 提出的元功能假说( Halliday 1994,Martin 1992) ,评价韵律在人际元功能维度的 话语基调主导调控的同时,在概念元功能维度的话 语范围和语篇元功能维度的话语方式( 主要指体裁 结构,如叙事结构) 的协同作用下,建构人际意义和 语篇的交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岩;;对灾难性新闻语篇的认知叙事学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7期

2 卢长春;;从叙事结构看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J];知识经济;2011年02期

3 俞洪亮;;叙事性与非叙事性成分探析——兼析二语学习者独白式话语的叙事性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12期

4 陈浩;“说”与“写”──论语言体系与文字体系中形成的叙事差异(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任宏炜;张琳琳;张天伟;;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广告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1期

6 ISIL銉zyildrim;刘卫英;马彦芳;;个人经验的口头和书面叙事策略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代树兰;刘芳;;电视访谈的叙事性话语结构特征[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唐伟胜;;阅读效果还是心理表征?——修辞叙事学与认知叙事学的分歧与联系[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9 郑意长;;罗兰·巴特“符号游戏”视域下的鲁迅科学小说翻译[J];晋阳学刊;2009年06期

10 袁影;蒋严;;西方修辞学史的雄辩叙事重构——评刘亚猛新著《西方修辞学史》[J];当代修辞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坤;《保训》的撰作年代[N];中国文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晓庆;叙述文体学—理论建构与应用[D];河南大学;2009年

2 朱玉伟;现代汉语中的描写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兴媛;诉状叙事结构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2 陈松松;中国刑事庭审中的问话结构与叙事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齐婕;试析女性广告的叙事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蕾;叙事模式与叙事语篇分析[D];湘潭大学;2007年

5 邹春燕;单幅漫画作品中的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同玲;法庭提问中叙事的结构构建与使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7 杨卓;现代汉语被动句在叙事语体中的分布模式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向亮;走进民族意识的深处[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何蔚;“红颜薄命”的话语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金静琦;网络“‘微’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4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4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