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语义指向分析看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发布时间:2017-09-05 15:32

  本文关键词:从语义指向分析看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句法结构 语义关系 语义指向分析


【摘要】:现代汉语本身的意合性特点造成句法结构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这给汉语的句法结构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语义指向分析将组成成分的语义关系作为着眼点,通过对组成成分间客观存在着的语义关系的描写和解释,揭示出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的对应规律,能较好地解释由于汉语意合性造成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对应不一致的现象,对多层面立体研究汉语发挥出突出的作用。
【作者单位】: 山西省吕梁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句法结构 语义关系 语义指向分析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现代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类与词类之间界限较为模糊,且许多句法结构形式简单,语义兼容复杂,表意错综复杂,汉语句法上的结合关系与语义的结合关系存在着对应不一致的现象,具有内在性、隐含性、模糊性,这给汉语的句法结构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将分析句法成分间客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晶月;;层次分析法与语义指向分析法的关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刚;语义指向分析刍议[J];语文研究;1998年03期

2 税昌锡;语义指向分析的发展历程与研究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3 邵敬敏,吴立红;“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君芳;;《醒世恒言》中的“把”字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 袁本良;;从“N_状·V·之”看古汉语语义结构分析问题[J];语言科学;2004年05期

3 刘松汉;形容词作状语、补语情况再考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4 曹保平;;移位理论对汉语句法结构的解释[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青野英美;;现代汉语描写性状语的类型[J];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04期

6 马立春;;《三国志》连动式及修饰成分的语义指向[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万春梅;;语义指向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4期

8 傅满义;;浅析定语的语义指向及相关问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5期

9 赵明琴;;论语义指向及其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2期

10 孙景美;;语义指向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爱平;;广义依存关系和汉语自动分析[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刘禀诚;;主谓式标题的语法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正光;;指称与句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刘菲露;;“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谢英;;关于“NP+不+X+谁+X”句式[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6 阿孜古丽·夏力甫;;基于复杂特征的维吾尔语VN结构[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修辞格形式的简化[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寇金凤;;浅析篇章连接成分“当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建艳;;浅析“而”字在汉语理解中的特殊价值[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文全;善取善弃 和而不同[N];贵州日报;2009年

2 刘丹青;开采民族语言研究“宝矿”[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邵敬敏;“进口汽车”的歧解[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4 姚莉;汉语语法化的前世今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胜寒;从“斑鸠的故事”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7 邵敬敏;“比去年少了三倍”对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8 朱俊玄 商务印书馆;《语法分析讲稿》:方法与问题并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邵敬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东;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赵春利;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王晶;现代汉语实词句法功能的不对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胡建刚;复谓结构和汉语动态语义格的句法实现[D];暨南大学;2007年

6 金钟赫;现代汉语语序的认知机制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日安;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彭建平;商品说明语的语法语义语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娜;换言连接成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田旭红;语气副词“并”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刘佳;现代汉语定中结构语义关系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聂绛雯;现代汉语中的外位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萍;现代汉语标语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陆卫萍;汉语复合词语法结构关系与语义关系之关系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高瑞林;连动式的句法语义及其认知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夏婧;现代汉语连谓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常艳勇;《荀子》述宾语义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小卉;《盐铁论》的介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98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8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