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实践中的“权力”因素
本文关键词:浅谈翻译实践中的“权力”因素
【摘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翻译迎来了又一次高潮,研究该时期的翻译活动,对深刻理解翻译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权力角度,探讨了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在该时期翻译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及对译材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影响。
【作者单位】: 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新时期 翻译 权力
【基金】: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s091215)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国外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关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政治和文化背景,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Hermans(1985)主编的《文学操纵》(The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到九十年代,Bassnett和Lefe-vere(1990)编辑出版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钰灵;;新千年的中国翻译[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周亚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中国翻译》看翻译研究的发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3 陈浪;;“新世纪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侧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曾昭艳;;论翻译“忠实”标准的动态发展和相对性[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1期
5 穆雷;翻译必须与研究相结合──翻译研究创作的“三栖人”陈孝英的翻译观[J];语言与翻译;1994年03期
6 韩加明;“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J];中国翻译;1996年05期
7 方灿;走出封闭 迈向多元——谈解构主义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陆志国;略谈翻译研究中的伪译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张旭;关于翻译研究术语汉译的讨论[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10 莫娜·贝克尔 ,李尚杰;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模式与方法[J];外语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榕培;王晓娜;;“同义手段说”与跨文化交际——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说”给翻译研究的启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孙宁宁;;翻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黄忠廉;;翻译研究的“两个三角”——以翻译批评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从益;彭正银;;走向翻译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研究[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从益;;新时期中国翻译文化的建构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张映先;王平红;张小波;;优选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波;宗成庆;;前言[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永红;;翻译研究的女性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斌;;翻译中的语义三维[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2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世文;坚持正确导向 促进翻译繁荣[N];文艺报;2007年
5 郝勤学;以迎评为契机 全面推动语言文字工作[N];天水日报;2007年
6 许钧;译可译 非常译[N];文汇报;2006年
7 林逸;百名译者、研究者与出版者倡议提高翻译质量[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陈兴焱;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9 王宁;翻译中的文化和文化研究中的翻译学转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许钧邋朱玉彬;我国翻译史研究的新进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2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敏;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5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平;文化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罗承丽;操纵与构建: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德华;从语篇视点来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3年
2 庞靖;因特网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工具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王瑞虹;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及其汉语表达浅析[D];新疆大学;2009年
4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郐毅;翻译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培俭;从阐释学的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轶男;论译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操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毛立京;试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D];山西大学;2006年
9 易嘉静;从阐释学角度看“信达雅”翻译标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宗;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礼貌等值[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10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1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