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韩国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教学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3:51

  本文关键词:韩国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教学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初级阶段 汉语口语教学 留学生 开口率


【摘要】:这篇论文旨在发现韩国留学生在华学习初级口语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提出有效的方法,增加开口率,以帮助留学生提高口语。 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汉语课堂初级口语教学及韩国人学习汉语课堂教学方面的相关文献。在这些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从学生、教师、教材等角度,进行全面的描述,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和发展的建议,以便能够进一步促进韩国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本文一方面以笔者教学经历,,介绍韩国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现状,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和韩国公司职员学习汉语的情况做了开口率问卷调查和访谈,突破了以往口语教学上对开口率定义的局限性,认为不是所有的开口率都是对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的,只有有效的开口率才能真正不断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技能。
【关键词】:初级阶段 汉语口语教学 留学生 开口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8.9;H19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2
  • 1.选题意义9
  • 2.研究对象9
  • 3 研究目的和方法9-10
  • (1)研究目的9
  • (2)研究方法9-10
  • 4 研究综述10-12
  • 一.韩国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教学特点12-15
  • 1.1 学生特点12
  • 1.1.1 分级不分年龄12
  • 1.1.2 职业、身份、社会地位不同、学习汉语的动机不同12
  • 1.2 教学特点12-15
  • 1.2.1 课程设置12-13
  • 1.2.2 教材的选择13-14
  • 1.2.3 语言环境14-15
  • 二.有针对性的开展对韩国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教学研究15-23
  • 2.1 标准的普通话发音15-18
  • 2.1.1 语音训练15-17
  • 2.1.2 词句训练17-18
  • 2.2 遵循实用交际性原则18-19
  • 2.3 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19-20
  • 2.4 加强汉语教学的专业化培训20-23
  • 2.4.1 对外汉语口语课学习者情感因素教学策略21-22
  • 2.4.2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品质和强烈的求知欲22
  • 2.4.3 培养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增强自信心22
  • 2.4.4 调节学生的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22-23
  • 三.关于韩国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开口率的调查与研究23-27
  • 3.1 开口率与口语流利性关系的探究23-24
  • 3.2 有效开口率与无效开口率24-25
  • 3.3 影响课堂有效开口率的因素调查与分析25
  • 3.4 调查内容与结果25-27
  • 四.影响初级口语开口率的因素27-30
  • 4.1 学生的交际焦虑27
  • 4.2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偏误27-28
  • 4.3 教师的纠错28-30
  • 五.提高学生有效开口率的方法30-33
  • 5.1 改进教师的提问方式30-31
  • 5.2 明确学生的学习策略31
  • 5.3 有效掌握获得言语能力的规律31-32
  • 5.4 运用功能法进行教学32-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37
  • 附件37-4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燕;论文化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刘国忠;隐喻与跨文化交际[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邰文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卢亚林;关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赵玲丽;;谈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从The Green Banana一文谈起[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江秀丽;;英语教学与中西文化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陈邦玲;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陈玲;文化障碍——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韩亚文;跨文化交际中的误征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王善梅;;语用知识在语篇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雯;王茹;;论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教学方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卞文;;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比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肖丽平;;英语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林莉;倪盛俭;;文化移情之于翻译[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闫君;;汉英公示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陈静;;浅谈高职商务英语中的文化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8 张洪芹;麻保金;;英语写作教学中“心理模型”的建构[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臧国宝;张小波;;“翻译文化观”与“目的论”观照下公示语翻译构想——以雷州半岛公示语为例[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温强;;上海世博会各展览馆主题词翻译及其跨文化交际效果评析——以部分亚洲区和欧洲区展馆为例[A];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杏丽;汉语请求策略研究:一项基于跨文化视角的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浑洁絮;基于语义语言的英汉机器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9 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红莉;从文化角度谈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魏潇;英国人的文化定势[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秋莲;会话策略视角下的赞美语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振;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徐洁琳;人格对在沪美国旅居者和定居者跨文化适应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薛明珠;文化模拟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周良谦;陪同口译中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及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吉云苏;跨文化视角下讯息设计原理在政府网站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代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0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20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