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语言政策与族际和谐的检讨
本文关键词:东欧语言政策与族际和谐的检讨
【摘要】:东欧国家语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实际上是其各民族之间围绕语言权利和本民族语言地位进行博弈的过程。苏联解体前,俄罗斯民族的博弈实力最强大,俄语处于优势地位。独立前后,东欧国家民族主义高涨,各国主体民族利用有利地位制定新的语言政策,确保本民族语言的国语和官方语言地位,消除前俄罗斯民族及俄语影响。东欧国家语言政策有其狭隘性的一面,引发了国内新的民族矛盾。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民族 语言 权利 东欧国家 语言政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南地区(广西)民族语言转用情况研究——以人口较多民族语言壮语为例”(10YJC740054)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H00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苏联的继承国,而其他加盟共和国则相继宣布独立,成立新的主权国家。这些新兴国家纷纷制定新的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消除俄罗斯对其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与影响。东欧国家①(白俄罗斯、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摩尔多瓦及乌克兰)独立后,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群生,王彩豫;略论“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红英;欧盟东扩背景下的波兰外交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卢蓬军;加拿大魁北克沉浸式双语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汝山,鲁艳芳;新加坡语言状况及语言政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占山;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与社会背景的关系[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周庆生;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比较研究全面启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4期
4 陈纳;;美国双语问题的两派之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陈洁;;语言经济学在欧洲——与加拿大研究的比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8期
6 张雨兰;;中国视角下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J];考试周刊;2008年37期
7 刘海涛;;语言规划理论视域下的汉字改革——《改革汉字:革命还是反革命》评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温科秋;;老挝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政策[J];东南亚纵横;2010年01期
9 尹少君;邹长虹;;南非语言政策概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10 许光烈;香港语言政策及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川;万丽萍;;语言政策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构成及价值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发铙;;调整语言政策刍议[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童小娥;;从各地的语言政策和语言使用情况看普通话的推广[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海涛;;国际语言交流中的社会公正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5 向琼;;语言潜、显理论与语言的预测观[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海涛;;语言管理、语言规划和世界语[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8 孙朝奋;;写“简”、识“繁”、“打”拼音和汉语的规范[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张先亮;郑娟曼;孙海霞;;影响语言规范化的外部因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亚猛;;超越“不可逆转点”还是到达“拐点”?:汉语的现状及我们的对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姿 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美国语言政策:“容忍”中的同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教育部语信司;语言国情与语言政策研讨会召开[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3 杨光;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吴锡平;拯救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 赵沁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创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贡献[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6 周炜;西藏语言政策变迁及藏语文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周庆生;语言和谐思想刍议[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8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佟晓梅;全球化下的外语教育政策[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山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及其相关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熊彦清邋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李宇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段晴;多元文明碰撞中语言的流变、认同与保护[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2 陈潮忠;香港回归前后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熊南京;二战后台湾语言政策研究(1945-2006)[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松涛;语言政策发展与语言保护意识演进[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2006年
9 袁辰霞;新时期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勇;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及其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Jeffrey Chen;中国语言政策和城市语言身份问题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丽华;基于几起语言事件的语言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秦明星;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新加坡语言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郭化龙;印度语言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张可;左右摇摆的语言政策[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薇;美国语言政策及其对中国向国际推广汉语的启示[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8 富裕鹏;汉语国际传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周瑶;当代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玲丽;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建构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2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2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