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研究中的语料使用问题~——兼论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
本文关键词:汉语史研究中的语料使用问题~——兼论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
更多相关文章: 语料选择 语料分析 典型语料 以典型赅非典型 以前期赅后期 系词“是”
【摘要】:恰当使用语料是进行科学的汉语史研究的前提。语料使用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语料的选择,基本要求是口语性和可靠性;二是语料的分析,包含确认有效例证、剥离口语成分、分析统计数据和重视典型语料四个方面。文章就上述问题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了"以典型赅非典型"和"以前期赅后期"两条原则。通过对唐代一些典型语料的考察,文章认为至晚到中唐时期"不是"已经在口语中基本取代了"非",系词"是"已经发展成熟。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语料选择 语料分析 典型语料 以典型赅非典型 以前期赅后期 系词“是”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11BYY06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
【正文快照】: 恰当使用语料是进行科学的汉语史研究的前提。语料使用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语料的选择,二是语料的分析?o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下面分别讨论。-语料的选择用于汉语史研究的语料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口语性,二是可靠性(参看汪维辉,2000b)。关于语料的可靠性问题,太田辰夫先生(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青;;语言库藏类型学构想[J];当代语言学;2011年04期
2 蒋绍愚;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年04期
3 汪维辉;“所以”完全变成连词的时代[J];古汉语研究;2002年02期
4 何亚南;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级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J];古汉语研究;2004年03期
5 董守志;;东汉-元明否定判断句演变之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1年01期
6 李焱;孟繁杰;;关联副词“倒”的演变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1年03期
7 汪维辉;《世说新语》“如馨地”再讨论[J];古汉语研究;1996年04期
8 李战;《红楼梦》中的“便”和“就”[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9 汪维辉;汉魏六朝“进”字使用情况考察——对《“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一文的几点补正[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汪维辉;;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艳;;居延汉简指示代词的用法及特点[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胡宪丽;;朱熹《诗集传》判断句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曹小云;近年来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述评[J];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4 曹小云;近年来古代汉语语音、词汇研究述评[J];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5 陈明娥;20世纪的敦煌变文语言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2年01期
6 马云霞;;“进”对“入”的历时替换补说[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张云峰;;近代汉语介词研究六十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史光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金颖;;常用词“过”、“误”、“错”的历时演变与更替[J];古汉语研究;2008年01期
10 方一新;郭晓妮;;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古汉语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郭晓妮;古汉语物氃位移概念场词_Y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姚X/;《春秋公羊传》词_Y、语法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万曼璐;《华阳国志》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明龙;《续高僧传》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令香;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_g_g;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孟洋;《祖堂集》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玉国;《型世言》处置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舒翼;敦煌本《六祖坛经》连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冀娜;《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副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黄小蓉;《金匮要略》复音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汤海鹏;《孔子家语》词汇语法现象专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雯;《金瓶梅》词话本和崇祯本语言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安沙沙;唐写本《新修本草》词汇释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凤芹;秦简几个语法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静;《敦煌愿文集》程度副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2 罗杰瑞,梅祖麟;关于官话方言早期发展的一些想法[J];方言;2004年04期
3 朱庆之;“敢”有“凡”义及其原因[J];古汉语研究;1989年02期
4 唐钰明;上古判断句辨析[J];古汉语研究;1993年04期
5 解海江,张志毅;汉语面部语义场历史演变——兼论汉语词汇史研究方法论的转折[J];古汉语研究;1993年04期
6 汪维辉;方位词“里”考源[J];古汉语研究;1999年02期
7 牛太清;量词“重/层”历时更替小考[J];古汉语研究;2001年02期
8 陈秀兰;敦煌变文与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1年03期
9 黄树先;说“膝”[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10 史光辉;常用词“焚、燔、烧”历时替换考[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无未;邸宏香;;汉语史研究基本理论范畴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2 王建军;;语言科技新思维与汉语史研究的现代化[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李无未;李光杰;;试论汉语史研究史评理论范畴[J];东疆学刊;2012年01期
4 赵振铎;黄峰;;论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汉语史略》之一[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5 张晓涛;;关于汉语史史评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年12期
6 唐贤清;;汉语史研究中的类型学和信息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7 任玉函;;汉语史分期及其相关问题[J];东南学术;2013年01期
8 张庆冰;;汉语史分期研究中的史料观[J];史学月刊;2013年09期
9 任学良;汉语史研究中的基本观点[J];求是学刊;1987年03期
10 李葆嘉;汉语史研究“混成发生·推移发展”模式论──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论之五[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东辉;;古籍辑佚与汉语史研究[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宿娟 商务印书馆;汉语史研究 要有“分”有“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刁晏斌;引入现代汉语史的观念[N];社会科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祖文;《说文解字》引群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刘畅;元白话讲章的语言学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云涛;《左传》《史记》异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2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3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