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英汉经济新闻语篇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1:21

  本文关键词:英汉经济新闻语篇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位推进模式 经济新闻 主位理论


【摘要】:本文以韩礼德的主位理论以及捷克语言学家丹尼斯提出的主位推进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中英对比研究,旨在了解英汉经济新闻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选择的异同,以及造成这些相似和差异的潜在因素。基于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主位推进模式,本文根据经济新闻语篇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六种主位推进模式作为分析模式,包括平行型、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派生型和无规则型。本文研究语料由5个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和5个英语经济新闻语篇组成。汉语语篇选自《中国经济报》,《中国经营者报》以及新华网等网站;英语语篇选自Financial Post和Washington Post等知名外文网站。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集中型和延续型是中英经济新闻语篇采用最多的主位推进模式。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六种模式使用频率的顺序为: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平行型派生型无规则型;汉语经济新闻语篇中顺序为:集中型延续型平行型交叉型无规则型派生型;2.在缺省主位的使用上,汉语经济新闻语篇要多于英语语篇;3.汉语经济新闻语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集中型模式,而英语则是延续型模式;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交叉型模式的比例高于平行型模式,而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则恰好相反;4. 汉语语篇中的无规则模式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英语语篇。本文从交际功能、语言特征以及思维模式等三个方面对造成英汉经济新闻语篇中主位推进模式的相似和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经济语篇主要功能是就某一经济现象或问题提供相关信息。因此描述多采用集中型模式和延续型模式,这是造成相似的主要原因;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结构灵活,句子较为松散,主语可以省略,但不影响意思的表达,这就决定了汉语语篇中缺省主位的出现频率要高于英语语篇;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 重意象,轻逻辑,而西方人是线性思维,着重于形式和逻辑性,因此,汉语经济新闻语篇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集中型模式而在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以延续型模式为主进行层层推进。主位推进模式是建构语篇的有力工具,掌握其主要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篇。本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异同,对于经济新闻语篇的理解、写作以及翻译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主位推进模式 经济新闻 主位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5;H3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1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11-12
  • 1.3 Research Design12-14
  • 1.3.1 Research Questions12
  • 1.3.2 Data Collection12-13
  • 1.3.3 Research Method and Procedure13-14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4-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27
  • 2.1 Studies on Thematic Progression(TP)Patterns Abroad15-18
  • 2.2 Studies on TP Patterns in China18-22
  • 2.2.1 TP Patterns Proposed by Xu Shenghuan18
  • 2.2.2 TP Patterns Proposed by Huang Guowen18-19
  • 2.2.3 TP Patterns Proposed by Zhu Yongsheng19-20
  • 2.2.4 TP Patterns Proposed by Hu Zhuanglin20
  • 2.2.5 TP Patterns Proposed by Huang Yan20-21
  • 2.2.6 Other TP Patterns21-22
  • 2.3 Review of TP Patterns in Texts of Different Genres22-26
  • 2.3.1 Previous Studies Abroad22-24
  • 2.3.2 Previous Studies in China24-26
  • 2.4 Summary26-27
  • Chapter Three Thematic Theory27-39
  • 3.1 Theme and Rheme27-35
  • 3.1.1 Types of Theme29-32
  • 3.1.2 Thematic Structure32-35
  • 3.2 Thematic Theory35-39
  • 3.2.1 Mathesius' Thematic Theory35-36
  • 3.2.2 Halliday's Thematic Theory36-37
  • 3.2.3 Concept of Thematic Progression37-39
  • Chapter Four TP Patter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conomic News Report39-68
  • 4.1 Analytical Procedure39-40
  • 4.2 Logical Semantic Relations in TP Patterns40-41
  • 4.3 Samples' Analysis41-65
  • 4.3.1 Analysis of English Sample One and Chinese Sample One41-51
  • 4.3.2 Analysis of English Sample Two and Chinese Sample Two51-60
  • 4.3.3 Analysis of English Sample Three and Chinese Sample Three60-62
  • 4.3.4 Analysis of English Sample Four and Chinese Sample Four62-65
  • 4.4 Discussion of TP Patter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conomic News Report65-67
  • 4.4.1 Distribution of TP Patter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conomic News Report65-66
  • 4.4.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66-67
  • 4.5 Summary67-68
  • Chapter Five Discussion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68-74
  • 5.1 Similarities in the Choices of TP Patterns68-69
  • 5.2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Ways of Thinking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 Choices of TP Patterns69-73
  • 5.2.1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69-70
  • 5.2.2 Different Linguistic Features70-73
  • 5.3 Summary73-74
  • Chapter Six Conclusion74-77
  • 6.1 Findings74-75
  • 6.2 Implications75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Study in the Future75-77
  • Bibliography77-79
  • Appendix79-80
  • Acknowledgements80-81
  • 个人简历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陆;新闻语篇功能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金玲;;论俄语新闻语篇的交际冲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3 武利茹;;新闻语篇的元功能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王荔俪;;从新闻语篇看英汉阅读速度对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5 王金玲;;俄语政治新闻语篇的批评分析[J];外语学刊;2009年03期

6 高新华;李克;;体育新闻语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李克;李淑康;;体育新闻语篇中名词回指构建的认知机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张引;;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名词化功能及其翻译策略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周岚;;中英报刊财经新闻语篇对比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钱坤;;中外商务新闻语篇功能的比较分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金玲;;论俄语新闻语篇的合作性与冲突性[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丽萍;;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纽约时报》关于谷歌退出中国大陆报道的个案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红梅;;英语新闻语篇的对比批评性分析:个案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天华;新闻语篇中的隐性评价与动态读者定位[D];山东大学;2008年

2 太清艳;新闻语篇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李曙光;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的重新语境化及其在书面新闻语篇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靓子;突显理论视角下的新闻语篇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韩艳丽;新闻语篇的关联性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郭梦音;报纸新闻语篇副文本的互文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4 柳椰;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中介入资源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魏阳阳;中西方暴恐新闻语篇的评价资源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严旭;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解析墨西哥移民新闻语篇[D];西南大学;2015年

7 宋迎;新闻语篇图文关系的多模态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8 马竞赛;顺应性理论视域下灾难新闻语篇中模糊语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9 赵敏;基于语料库的中美英语新闻语篇立场标记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王茜;海峡两岸时政新闻语篇的语用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4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34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