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概念整合理论下的英汉中动构式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09:31

  本文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下的英汉中动构式认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英汉中动构式 构式语法 概念整合 范畴


【摘要】:中动构式是一种非常复杂而又常见的语言现象。传统语法把它解读为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中动构式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法范畴,对于它的研究从最初集中在印欧语言,逐渐发展到汉语,一直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多语言学家界定了中动构式的形成,特点及组成部分,但是大多都是从传统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没有触及中动构式形成的本质。本文力求跳出传统语法的束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构式语法理论和概念整合的理论对英语和汉语中动构式进行新的解读。 本文首先回顾英语中动构式和汉语中动构式的研究现状。英语中动构式的研究历史悠久,语言学家们对英语中动构式的界定,形成,特点及动词限制都有所研究,,但是唯一能够统一观点的只在特点方面,即英语中动构式所具有的主要特点有:非事件性,施事任意性解读,受事责任性,情态性和类指性。而对于其他问题还是处于各执一词阶段。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的理论,利用概念整合理论从英语中动构式的地位,形成机制,特点和动词限制方面入手,对英语中动构式的一些特点重新定义。本文指出英语中动构式是符合NP+VP+AP的句子。它的形成机制从概念整合的角度来看是主动构式与被动构式的整合,而非语法生成或词汇生成。中动构式的动词词性是及物性与不及物性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及物动词进入构式后主要体现自身不包含的及物特性。 对于汉语中动构式的研究大多来源于对英语中动构式研究的经验,所以未免存在同样的争议。本文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出发对汉语中动构式的地位,形成机制,特点和动词限制进行阐释,重新界定了汉语中动构式的一些特点。本文认为符合NP+V起来+AP的句子才属于汉语中动构式的范畴。而且汉语中动构式的形成机制和英语是一样的,都是主动构式与被动构式的整合。这一点就排除了NP+V上去/V起来+AP是汉语中动构式标志的可能,因为V-shangqu和V-zhe不是真正的谓语动词,而是插入语。他们放在句子的前面甚至可被删除,句子仍然成立,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看,他们是插入语与主系表构式的整合。而这一点完全违背了中动构式的整合机制。此外,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分析,汉语中动构式的中动词词性也是及物性与不及物性的整合,但是,汉语中动构式的独特之处是动词后面的‘起来’。本文也对其进行了解释。‘起来’是中动语素,是中动构式的标志,中动语素赋予了整个中动构式以非事件性和情态性等特征。由于汉语本身的独特性质,在新生结构中,必有‘起来’一席之地。但并不是所有语言的中动构式都有显性的中动语素。而且,具有显性中动语素的中动构式的能产性强。这也是汉语中动构式比英语中动构式形式丰富的原因之一。 最后本文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和英语的原型和非典型成员进行了界定。原型是最能体现其所在范畴特点的典型成员。本文通过分别整合汉语和英语中主动构式与被动构式的原型,进而得出汉语和英语的中动构式的原型。非典型成员是在改变原型中某个成分而失去或增加某个特点而得名。本文在确定原型的基础之上也对汉语和英语的非典型成员进行了描述和对比。 中动构式因其具有经济性和口语性强的特点而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其解读,用概念整合的理论对其分析研究并对汉语和英语中动构式进行对比,这一尝试无疑从教学角度还是理论研究角度都是具有创新性和启示性的。
【关键词】:英汉中动构式 构式语法 概念整合 范畴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4;H146
【目录】:
  • Acknowledgments3-4
  • ABSTRACT4-8
  • 摘要8-14
  • List of Abbreviations14-15
  • List of Figures15-16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6-20
  • 1.1 Significance of the Title Selected16-18
  • 1.2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Problems18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18-19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9-20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0-32
  • 2.1 Foreign Studies on Middle Constructions20-26
  • 2.2 Domestic Studies on Middle Constructions26-32
  • Chapter 3 Theoretic Framework32-48
  • 3.1 Constructional Grammar32-40
  • 3.1.1 Definition of Construction Grammar32-37
  • 3.1.2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Grammar37-40
  • 3.2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40-48
  • 3.2.1 The Network Model and the Principle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40-43
  • 3.2.2 The Major Type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43-45
  • 3.2.3 The Advantage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45-48
  • Chapter 4 The Interpretations to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s and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s in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48-71
  • 4.1 The Interpretations to EMC in CBT48-58
  • 4.1.1 The Existence of EMC48-49
  • 4.1.2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EMC49-53
  • 4.1.3 The Major Properties of EMC53-56
  • 4.1.4 Constraints on English Middle Verbs56-58
  • 4.2 The Interpretations to CMC in CBT58-65
  • 4.2.1 The Existence of CMC58-61
  • 4.2.2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CMC61-63
  • 4.2.3 The Major Properties of CMC63
  • 4.2.4 Constraints on Chinese Middle Verbs63-65
  • 4.3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EMC and CMC65-71
  • 4.3.1 Similarities of EMC and CMC65
  • 4.3.2 Differences of EMC and CMC65-71
  • Chapter 5 The Category of EMC and CMC71-78
  • 5.1 The Prototype of EMC and CMC71-75
  • 5.1.1 The Prototype of EMC71-73
  • 5.1.2 The Prototype of CMC73-75
  • 5.1.3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Prototype of EMC and CMC75
  • 5.2 The Untypical members of EMC and CMC75-78
  • Chapter 6 Conclusion78-81
  • 6.1 Conclusion of Research Results78-79
  • 6.2 Limitations79-80
  • 6.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80-81
  • Bibliography81-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85-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烈炯;;管辖与约束理论[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2 刘芬;白解红;;英汉中动构式的概念整合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3 熊学亮,王志军;被动句式的原型研究[J];外语研究;2002年01期

4 曹宏;;论中动句的句法构造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5 何文忠;中动结构的界定[J];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6 何文忠;;中动构句条件[J];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7 何文忠;王克非;;英语中动结构修饰语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8 戴曼纯;;最简句法的格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曹宏;论中动句的层次结构和语法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10 曹宏;;中动句对动词形容词的选择限制及其理据[J];语言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岩;英汉中动构式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2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42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b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