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中英经济报道中事件结构隐喻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9:00

  本文关键词:中英经济报道中事件结构隐喻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事件结构隐喻 经济报道 对比分析


【摘要】:自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以来,隐喻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领域。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从一种修辞手段到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认知隐喻学研究认为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系统映射。事件结构隐喻被莱考夫推荐为隐喻研究的候选。语言学家分别从意向图示,认知语义学理论视角对事件结构隐喻进行了研究。然而,经济领域里的事件结构隐喻跨语言研究较少受到关注。鉴于此,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中英文经济报道中的事件结构隐喻,旨在回答以下问题: 1.中英经济报道中事件结构隐喻是如何体现的? 2.中英经济报道中事件结构隐喻有何共性和差异性特征? 语料选自经济学人和中国经营报两份报纸当中的64篇经济报道,中英文各32篇,其中18篇关于股票,12篇关于宏观经济,22篇关于货币和12篇关于银行。通过定量分析和和定性分析,本文意图探索中英经济报道中事件结构隐喻体现方式并揭示其共性和差异性特征。 研究发现:(1)在中英经济报道中,空间,运动和力等概念通过隐喻来构建事件结构的各个方面诸如状态,变化,过程,运动,原因,目的和方法。具体来说,位置属性里的位置即状态,变化即运动,原因即力,行动即自主运动,目的即终点,方法即路径,困难即阻碍,进展即行程安排,外部事件即大型移动物体,长期即有目的的旅行这10个隐喻体现出了事件结构隐喻。同时,位置属性里的属性即所有物,变化即拥有或失去持有物,原因即持有物的转移,目的即所希望得到的物体,达到目的即得到了所希望的物体这5个隐喻使得事件结构隐喻在英汉经济报道中体现出来。该研究证实了隐喻的普遍性。(2)中英经济报道中事件结构隐喻的共性特征存在于概念层面。中国人和英国人使用空间,运动和力的概念来推理经济事件。事件结构隐喻的差异性特征存在具体的语言层面。这种不同体现在事件结构的状态,,变化和困难方面。与英文经济报道相比,中文经济报道更多地使用前后等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关系来表达等级顺序关系。另外,中文经济报道更多使用路上运动来概念化变化。此外,中文经济报道中用来表达困难的“关”及与其相关的词汇在英文经济报道中不存在。语言层面上的差异性特征显示了隐喻的文化一致性。
【关键词】:事件结构隐喻 经济报道 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
【目录】:
  • Abstract4-6
  • 摘要6-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3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0-11
  • 1.2 Significances of the Study11-12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12-13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3-21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Metaphor13-15
  • 2.1.1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Metaphor13-14
  • 2.1.2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14-15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15-18
  • 2.2.1 Image-schematic Perspective15-16
  • 2.2.2 Cognitive Semantics Perspective16
  • 2.2.3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16-18
  • 2.2.4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erspective18
  • 2.3 Previous Studies of Metaphor in Economic Reports18-19
  • 2.4 Previous Studies of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 in Economic Reports19-21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21-29
  • 3.1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21-25
  • 3.1.1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22
  • 3.1.2 Working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aphor22-23
  • 3.1.3 Experientialism23-24
  • 3.1.4 Cultural Foundation24-25
  • 3.2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25-29
  • 3.2.1 Definition of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25-26
  • 3.2.2 Inheritance Hierarchies26-27
  • 3.2.3 Duality of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27-29
  • Chapter 4 Research Design29-33
  • 4.1 Research Questions29
  • 4.2 Data Collection29-30
  • 4.3 Data Treatment30-33
  • 4.3.1 Identification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30-32
  • 4.3.2 Calculation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32-33
  • Chapter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33-62
  • 5.1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conomic Reports33-56
  • 5.1.1 Location Version of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33-50
  • 5.1.2 Object Version of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50-56
  • 5.2 Similar and Different Features of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56-62
  • 5.2.1 Overall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56-59
  • 5.2.2 The Similar Feature of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conomic Reports59-60
  • 5.2.3 The Different Feature of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conomic Reports60-62
  • Chapter 6 Conclusion62-65
  • 6.1 Major Findings62-63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63-64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64-65
  • References65-68
  • Acknowledgement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敏敏;;概念隐喻“经济是交通”的事件结构映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2 李明;商务用途英语中经济类文本里的隐喻机制及功能[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梁改萍;;论隐喻在英语经济类报刊文章中的应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孙厌舒;英语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与文化的关系[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5期

5 黄华;商务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7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8 孔德明;从认知看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概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9 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李福印;秦进平;;隐喻与认知研究25年(1980—2004):成绩、问题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858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58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